快訊

影/相信化解執政危機?賴清德、盧秀燕同框 2人臉上表情曝光

鋒面來襲!明全台有雨2地天氣最不穩 周二回暖、下周再迎梅雨鋒面

不滿路邊轎車噪音 2男拿刀棍理論「車主急逃」…中壢市民目睹:快嚇瘋

陳昭姿條款 健保署年後預告修法禁民代擔任專家委員

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今天表示,健保署上周完成法律諮詢會議,考量立委具「受遊說者」角色,年後將預告修法,未來健保專家委員會、共擬會委員,均不得有民意代表身分,且民代也不得列席相關會議。記者林琮恩/攝影
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今天表示,健保署上周完成法律諮詢會議,考量立委具「受遊說者」角色,年後將預告修法,未來健保專家委員會、共擬會委員,均不得有民意代表身分,且民代也不得列席相關會議。記者林琮恩/攝影

民眾黨立法委員陳昭姿擔任立委前是健保共擬會委員,任職後雖辭職,又被民進黨立委質疑,仍擔任健保專家會議委員。衛福部健保署石崇良今天表示,健保署上周完成法律諮詢會議,考量立委具「受遊說者」角色,年後將預告修法,未來健保專家委員會、共擬會委員均不得有民意代表身分,且民代不得列席相關會議。

新藥納入健保前,先經由專家會議討論,依照臨床需求、科學實證,提出給付條件與建議,交由共同擬定會議(共擬會)決議是否給付,以及給付條件為何。石崇良表示,專家會議是由領域專家組成,共擬會則包括各方代表,包括健保會代表、醫療服務者代表等,由不同利害關係人決定健保是否給付新藥。

健保署上周舉行法規諮詢會議,討論民代是否適任專家會議、共擬會委員。石崇良表示,參與法規諮詢會議者均為衛福部內部人士,包括健保署法制科、衛福部法規會的法律專家,列出三大原因,認為具民意代表身分者,不適合擔任健保將關會議委員,目前正進行法規作業,將修正健保專家會議、共同擬定設置辦法,預計年後就會預告,且因專家會議委員二月底將改選,預告會採最短時間一周內完成。

三大原因第一點是大法官釋憲。石崇良說,依大法官釋憲結果,民意代表雖可兼職,但選擇兼職工作時,必須考量立法與行政權分立原則,行政與監督角色不可混淆,健保署執行健保給付業務,是行政權行使,民意代表則是立法權行使者,因此出現角色衝突。

石崇良表示,第二原因是從立法委員立法委員行為法、遊說法考量,民意代表具「被遊說者」角色,會在法規允許下,接受各種利益團體遊說,若參與健保相關審議過程,立場上恐有偏剖且容易遭受質疑,因此不適任共擬會委員或代表。

第三項原因則從醫療衛生法規中得到佐證。石崇良表示,醫療法第100條規範有關中央、地方醫事審議會議委員聘用原則,明定醫審會委員,應排除具民意代表身分者,由共擬會、專家會議功能與醫審會類似,因此法律諮詢會議委員均認為,民意代表不適合擔任專家委員、共擬會代表。

健保署 法律 石崇良

延伸閱讀

在宅急症照顧擴大 Q2納安寧個案、颱風天加碼護理費

在宅急症照護將擴大適用 颱風假日出勤護理費增

健保署長石崇良:健保收入破億元大診所加強管理 最快115年納評鑑

老人免健保費暫緩推動 石崇良:守住量能互惠

相關新聞

預算解凍報告 挨批「早就寫好,只是壓著不送」

網路前晚流傳一則訊息,內容是文化部主計處寄信提醒同仁,送出預算解凍報告時要「確認不會有被解讀成早早就寫好現在才送的字眼,...

神隱多日終現身 柯建銘京都「大休息」不忘「大成宮」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本月9日缺席立法院會及民進黨中常會,12日也缺席民進黨「向人民報告」新竹市場宣講活動,引發臆測...

京華城案涉貪延押 柯文哲等3人抗告遭高院駁回

台北地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等人涉貪案,3月28日裁定柯、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前柯辦主任李文宗自4月...

傳柯文哲水腎明動手術 民眾黨指北所沒說清狀況:儘速核准自費延醫

媒體報導,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今天第三度戒護就醫,預計明天進行手術。民眾黨說,透過北所新聞稿無從得知柯文哲實際身體狀況與就...

綠新北造勢引發藍綠互槓 江怡臻批卓榮泰造謠 質疑蘇巧慧默不作聲

民進黨昨在新北市板橋辦「人民是頭家」政策說明會壓軸場,行政院長卓榮泰大談中央臂助新北建設,但財劃法修法後,地方拿走中央3...

柯文哲身體不適!北所證實今晚戒護送醫 小草開心歡呼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天下午赴台北看守所遞申請書,要幫柯文哲申請自費醫生,怒批「難道要把柯P關到死嗎?」看守所對面也聚集多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