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剴剴」保母認罪 他推測可能原因:純粹只是訴訟考量

全球股市慢慢收復失土 謝金河直指制約川普的關鍵是它

川普再轟「中國是全球頭號剝削者」!稱中國貨「多數不需要」

賴韓會明登場!涉外人士:交付任務外 總統也釋朝野對話善意

賴清德總統明將在總統府接見立法院長韓國瑜率領的朝野立委訪美團。圖為今年元旦總統府前升旗典禮。圖/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賴清德總統明將在總統府接見立法院長韓國瑜率領的朝野立委訪美團。圖為今年元旦總統府前升旗典禮。圖/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賴清德總統明將在總統府接見立法院長韓國瑜率領的朝野立委訪美團,據了解,賴總統與韓國瑜將先公開致詞,隨後雙方舉行閉門會談。涉外人士表示,賴總統邀請韓國瑜,是以行動釋出善意,盼對內良性競爭,對外團結一致,共拚外交。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就職典禮將在1月20日於美國首都華府國會山莊前草坪舉行。總統府表示,中華民國與美國之友誼深厚,雙方互信良好,台美實質關係不斷提升,為表示我國政府與人民對雙方緊密友好關係之重視,同時回應今年美方派遣慶賀團來台祝賀賴總統520就職善意,政府循例籌組跨黨派代表團出席今年美國總統就職典禮。

我代表團將由立法院長韓國瑜擔任團長,成員包括跨黨派立委柯志恩、王定宇、葛如鈞、李彥秀、陳冠廷、郭昱晴、陳昭姿等人。代表團將於1月18日啟程,除出席就職大典相關活動外,並將與美國政要、智庫學者及僑界代表會晤,就當前國際局勢及我國與美國雙邊關係廣泛交換意見,預定1月23日返抵國門。

賴總統邀請代表團明上午9時30分到總統府會晤,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儀式依總統府接見訪賓流程循例進行,由賴總統公開致詞表達歡迎,再由韓國瑜接續致詞談話,之後集體大合影,隨後進行閉門會談,預計於10時30分結束。

涉外人士表示,此次由賴總統任命組成的赴美慶賀團,是我國首個與美國新上任政府正式公開交流互動的官方代表。有鑒於立法院朝野爭議頻仍,此次賴、韓會面,除賴總統循往例接見交付代表團任務外,也有賴總統再遞橄欖枝化解朝野歧異、展開對話之意,具體會談內容備受外界關注。

涉外人士指出,回顧過去八年,台灣分別與川普政府、拜登政府在經貿、國防、區域安全等各方面互動合作,台美關係進展有目共睹,近日「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正式生效,美國國會也持續推動「台美避免雙重課稅」法案,提升雙邊經貿關係,白宮也持續以「外國軍事融資」(FMF)、「總統提用權」(PDA)等多元方式,協助台灣維持充分自我防衛能力等。

涉外人士說,值此台美關係史上最佳,賴總統任命韓國瑜代表,象徵總統與代表民意的立法院攜手開創台美關係新階段,台灣社會也有信心在過去政府基礎上,與新政府展開共同合作,抵抗威權擴張、創造繁榮發展,守護區域穩定和平。

台美關係 韓國瑜

延伸閱讀

「昨罷免、明喝咖啡」 朱立倫:兩手策略看清民進黨嘴臉

總預算3296提案待協商 國民黨團2334案居冠

民進黨又提案罷韓國瑜 賴士葆:朝野化解分歧天方夜譚

柯建銘臨時拜託韓國瑜這事還羞辱性提案 王鴻薇:狂妄至極

相關新聞

民調/綠好感度呈死亡交叉 7成民眾認為政治介入媒體

美麗島4月國政民調顯示,賴清德總統執政不滿意度首度超車,與滿意度呈現死亡交叉,對民進黨反感的程度亦超越好感度,更有70....

民調/賴清德滿意度與不滿意度死亡交叉 信任度大跌8%

賴清德總統就職將滿一周年,藍白陣營近期狂打「反綠共,戰獨裁」,國民黨更號召群眾罷免賴總統。根據美麗島電子報最新民調顯示,...

強化經濟及國土韌性 卓揆盼立院支持4100億特別預算

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行政院拍板規模4100億元的特別條例草案,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赴立法院時再次說明...

美智庫調查 台對美信任度下滑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廿五日刊登題為「川普如何影響台灣與南韓大眾之對美國態度」評論,比對去年七月和今年二至四月的調查結果...

預算解凍報告 挨批「早就寫好,只是壓著不送」

網路前晚流傳一則訊息,內容是文化部主計處寄信提醒同仁,送出預算解凍報告時要「確認不會有被解讀成早早就寫好現在才送的字眼,...

神隱多日終現身 柯建銘京都「大休息」不忘「大成宮」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本月9日缺席立法院會及民進黨中常會,12日也缺席民進黨「向人民報告」新竹市場宣講活動,引發臆測...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