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底價近2億!台南「老字號飯店」遭法拍 專家估:特拍都拍不出去

反攻號角響!傳8成藍委支持 蔣萬安再提倒閣:覆巢下無完卵

黃國昌、朱立倫22日「在野領袖峰會」 求同存異促社會團結

立院三讀55歲有意願有能力工作為壯世代 2年內發布白皮書

立法院長韓國瑜敲槌三讀通過「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促進法」。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立法院長韓國瑜敲槌三讀通過「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促進法」。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立法院會今天三讀通過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促進法,明定主管機關為國家發展委員會,壯世代為55歲以上有工作能力及意願的國民,該法自民國115年1月1日施行,政府應該在2年內發布「國家壯世代人口政策白皮書」,並且定期依照績效檢討修正。

民眾黨立委吳春城提出「壯世代政策與產業發展促進法草案」,歷經委員會詢答、公聽會討論等程序,仍然未能消除朝野立委歧見,立法院長韓國瑜昨天召集黨團協商,經過朝野立委與部會官員討論,針對條文進行最後修正調整,全案在今天完成三讀程序。

根據三讀通過條文,為了因應超高齡社會,促使國家政策制定與產業發展,能夠因應人口變遷產生的新社會與市場結構,翻轉銀髮海嘯轉為國家發展動力,降低年輕世代負擔,實現世代經濟循環目標,維護壯世代人權與尊嚴,創造跨齡共榮、韌性永續的目標,因此制定本法。

三讀條文明定,壯世代是指55歲以上具有工作能力及意願的國民,主管機關為國家發展委員會,政府應積極推動、輔助壯世代產業的發展,培植壯世代新創及產業鍊,並且建立壯世代金融行動方案與指標,提供相關金融商品或服務鼓勵措施,同時提供壯世代金融教育,強化金融識能。

三讀條文規定,主管機關與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該鼓勵公私部門與學術機構合作,強化壯世代相關議題的研究與應用,主管機關至少每次5年辦理全國性壯世代狀況調查,並且出版統計報告。

三讀條文明定,政府應該積極推動壯世代就業,發展友善職場環境,建立合宜媒合及培訓機制,推動彈性工作模式,創造壯世代適性就業環境。此外,政府應該建立壯世代相關統計資料,每年定期公布。

三讀條文規定,各級政府應以首長或指定召集人,邀集相關學者、專家、民間機構、團體代表及壯世代族群代表,定期召開會議或論壇,協調、諮詢、審議及規劃推動與其主管業務相關的壯世代政策,各級政府應鼓勵企業及社會團體善盡社會責任,共同推動壯世代政策。

三讀條文明定,壯促法自民國115年1月1日施行,政府應該在施行後2年內發布國家壯世代人口政策白皮書,並且定期依照績效及國內外情勢發展定期檢討修正,各級政府配合國家壯世代人口政策白皮書,檢討主管的政策與行政措施,不符規定者應訂定、修正相關政策及行政措施。

吳春城透過新聞稿表示,壯促法具有跨社會、跨黨派、跨部會、跨領域、跨世代等五大特點,過去高齡社會的解方都是「社會資源的爭奪」,本法是以產業發展手段來解決高齡問題,期待朝野立委在不同領域共同合作,打造台灣新時代的經濟模式。

主管

延伸閱讀

批「盤仔假流氓」 綠黨團:黃國昌耍大牌讓協商拖3小時

立院三讀 80歲以上長者聘外籍看護免巴氏量表

柯文哲加保4000萬元 民眾黨立委:陳佩琪與柯家自籌

白委:柯文哲並非欽點黃國昌代理 沒有指定黨主席問題

相關新聞

神隱多日終現身 柯建銘京都「大休息」不忘「大成宮」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本月9日缺席立法院會及民進黨中常會,12日也缺席民進黨「向人民報告」新竹市場宣講活動,引發臆測...

京華城案涉貪延押 柯文哲等3人抗告遭高院駁回

台北地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等人涉貪案,3月28日裁定柯、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前柯辦主任李文宗自4月...

傳柯文哲水腎明動手術 民眾黨指北所沒說清狀況:儘速核准自費延醫

媒體報導,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今天第三度戒護就醫,預計明天進行手術。民眾黨說,透過北所新聞稿無從得知柯文哲實際身體狀況與就...

綠新北造勢引發藍綠互槓 江怡臻批卓榮泰造謠 質疑蘇巧慧默不作聲

民進黨昨在新北市板橋辦「人民是頭家」政策說明會壓軸場,行政院長卓榮泰大談中央臂助新北建設,但財劃法修法後,地方拿走中央3...

柯文哲身體不適!北所證實今晚戒護送醫 小草開心歡呼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天下午赴台北看守所遞申請書,要幫柯文哲申請自費醫生,怒批「難道要把柯P關到死嗎?」看守所對面也聚集多位...

國民黨大陸部前主任挺反分裂法 邱垂正:回台會約談

台灣人士、南開大學台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黃清賢公開表態支持中國大陸「反分裂國家法」,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今日表示,等黃回到台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