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燦涉貪官司纏身影響力崩跌?綠營:仍有資源人脈

海基會前董事長鄭文燦(左)被控於桃園市長任內收賄,檢方依貪汙罪起訴並求刑12年。今早四度開準備程序庭傳喚出庭,這是鄭於8月28日清晨重保獲釋後,睽違112天首次公開現身。記者許正宏/攝影
海基會前董事長鄭文燦(左)被控於桃園市長任內收賄,檢方依貪汙罪起訴並求刑12年。今早四度開準備程序庭傳喚出庭,這是鄭於8月28日清晨重保獲釋後,睽違112天首次公開現身。記者許正宏/攝影

海基會前董事長鄭文燦涉貪起訴,今天首度出庭身形依舊消瘦,面對媒體詢問不發一語。鄭文燦涉貪此案遭檢方具體求刑12年,未來官司纏訟恐長達數年,由於案件爆發後民進黨全代會前夕「桃園隊」民代多人跳車改投其他派系,近月鄭文燦人馬陸續有人職務被拔,外界多認為其影響力崩跌,政治生命幾乎告終,但綠營及地方仍有人相信他是清白,也不認為全無翻盤可能。

鄭文燦收押期間,綠營內部發生不少事情,正國會、湧言會與民主活水等派系為全代會中常委席次,相繼到桃園插旗挖角,而黨內議員張肇良到看守所寄錢給鄭買生活用品後,不久被搜索收押並起訴貪汙,也引發寒蟬效應,近月農水署桃園管理處長何明光、中華顧問工程司董事長盧維屏被撤換,也被視為清算勢力。

鄭文燦在官司爆發前曾換手機、退出Line聊天群組,交保後也換掉使用多年的私人電話,現在只有少數親友聯絡得上他,在地方幾乎沒有活動,若有事物需要處理,多半透過友人代理或轉達。

民進黨桃園市議員呂林小鳳說,地方民眾對鄭文燦仍有一定好感,不相信他會為了五百萬元貪汙。鄭近期幾乎神隱,結拜大哥過世也沒出席,應是專心準備官司;同黨的桃園市議員王珮毓曾任鄭市府副發言人、參議等要職,一直被外界視為鄭的子弟兵,跑行程時常被民眾與企業詢問鄭的近況。她表示,鄭雖然交保後未曾聯繫,但仍有影響力。

一名綠營黨職幹部透露,鄭文燦交保後極為低調,但不是完全沒活動,地方上也有舊部屬與親信幫他傳話辦事,也曾應信得過的友人邀約,在台北與商界舊識餐敘,可見其在政壇仍有分量。

該幹部也說,鄭文燦出事之前,一直在累積能量,除了市府時期政務官轉戰地方民代,也有其他政黨人士2022地方選舉失利後,在他的推薦下,透過線上入黨方式加入民進黨。他若運用商界資源與過去積攢人脈,想重振旗鼓並非不可能,但每次談到未來,他多半稱「先專心處理官司」,沒有其他打算。

海基會前董事長鄭文燦(圖)被控於桃園市長任內收賄,檢方依貪汙罪起訴並求刑12年。今早四度開準備程序庭傳喚出庭,這是鄭於8月28日清晨重保獲釋後,睽違112天首次公開現身。記者許正宏/攝影
海基會前董事長鄭文燦(圖)被控於桃園市長任內收賄,檢方依貪汙罪起訴並求刑12年。今早四度開準備程序庭傳喚出庭,這是鄭於8月28日清晨重保獲釋後,睽違112天首次公開現身。記者許正宏/攝影

桃園 民進黨 貪汙 鄭文燦

延伸閱讀

涉受賄500萬 鄭文燦首出庭不認罪「相信法院還我清白」

市長任內涉貪遭訴 鄭文燦隱身112天今天出庭

影/涉收賄5百萬!鄭文燦首出庭 黑夾克戴口罩不發一語

鄭文燦涉貪一審開庭 換上「王牌律師」陣容曝

相關新聞

預算解凍報告 挨批「早就寫好,只是壓著不送」

網路前晚流傳一則訊息,內容是文化部主計處寄信提醒同仁,送出預算解凍報告時要「確認不會有被解讀成早早就寫好現在才送的字眼,...

神隱多日終現身 柯建銘京都「大休息」不忘「大成宮」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本月9日缺席立法院會及民進黨中常會,12日也缺席民進黨「向人民報告」新竹市場宣講活動,引發臆測...

京華城案涉貪延押 柯文哲等3人抗告遭高院駁回

台北地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等人涉貪案,3月28日裁定柯、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前柯辦主任李文宗自4月...

傳柯文哲水腎明動手術 民眾黨指北所沒說清狀況:儘速核准自費延醫

媒體報導,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今天第三度戒護就醫,預計明天進行手術。民眾黨說,透過北所新聞稿無從得知柯文哲實際身體狀況與就...

綠新北造勢引發藍綠互槓 江怡臻批卓榮泰造謠 質疑蘇巧慧默不作聲

民進黨昨在新北市板橋辦「人民是頭家」政策說明會壓軸場,行政院長卓榮泰大談中央臂助新北建設,但財劃法修法後,地方拿走中央3...

柯文哲身體不適!北所證實今晚戒護送醫 小草開心歡呼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天下午赴台北看守所遞申請書,要幫柯文哲申請自費醫生,怒批「難道要把柯P關到死嗎?」看守所對面也聚集多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