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客人ATM領新鈔拿去換新鈔 1奇葩理由讓行員傻眼:很重要嗎?

憲法法庭今午評議結束「未裁判」…適用憲訴法新制?結果曝

從沖繩到地中海,為什麼這些地方的居民壽命特別長?

代孕引爆婦團、同志矛盾 綠營壓力鍋

衛福部人工生殖法修法草案將代理孕母脫鉤處理,綠營擬說帖強調不是反對代孕,而是反對草率立法衍生出的商業代孕問題。圖為台灣反代孕行動小組在立院大門抗議,反對剝削女性。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人工生殖法修法草案將代理孕母脫鉤處理,綠營擬說帖強調不是反對代孕,而是反對草率立法衍生出的商業代孕問題。圖為台灣反代孕行動小組在立院大門抗議,反對剝削女性。本報資料照片

「人工生殖法」修法涉及開放代理孕母議題,引發長期挺綠的社團內部角力。民進黨人士表示,婦女團體反代孕、同志團體支持代孕,對綠營而言「手心手背都是票」,已讓該民生法案層次上升到政治法案,雙方社團各自發動遊說,壓力不小;民進黨政府既然已拍板,支持代孕議題脫鉤處理,未來將著重向同志團體溝通說明。

人工生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共計十六個版本,部分版本涉及代理孕母制度,衛福部原先立場是修法版本納入代理孕母,交由立法院討論,但日前態度轉變,指代理孕母爭議太大,因此決定先推動有共識的部分,修法草案會將代理孕母脫鉤處理。

在衛福部政策大轉彎後,同志團體的態度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原本台灣彩虹平權大平台協會、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在今年二月還聯合包括台灣女人連線在內的近卅個團體,聯合發表一篇「先行開放單身女性與女同志配偶使用人工生殖技術 代理孕母不應急就章」的聲明;而在衛福部修法態度明朗後,台灣女人連線等十八個團體又發出一篇「代孕侵害人權 停止代孕立法」的新聞稿,這次卻少了上述三個同志團體。

這三個同志團體則是發出聯合聲明,指出各修法版本落差大,希望立委們在平等保障各方權益與基於兒童最佳利益的情況下,整合各版本充分討論並審慎處理;他們支持多元開放的修法方向,但應避免歧視與汙名,並要重視人工生殖子女身世知悉權,以更符合兒童發展權利及相關公約規定。

聲明也指出,近期國健署對外發言的立場快速轉變,新聞資訊不一致,導致民間團體無所適從,政策的公民討論也將難以聚焦,期待政策研擬過程應更具透明公開性。

多個婦團則指出,一旦通過代孕,將導致女性的子宮商品化,並讓經濟弱勢女性成為剝削對象,他們強烈主張,應將代孕與人工生殖法脫鉤處理,並舉行公聽會擴大討論。

民進黨人士指出,該案原先確實朝開放代理孕母方向研議,但政策方向調整,考量之一正是社會氛圍;經評估,連綠營支持者對代孕支持度都相對有限,朝婦團意見進行是可預期結果。民進黨立院黨團也已草擬出政策辯護主軸,將聚焦不是反對代孕,而是反對草率立法,衍生出的商業代孕問題,不能將女性子宮作為營利工具,盼以此弭平綠營支持者的內部矛盾。

代理孕母 修法 同志

延伸閱讀

黨版人工生殖法納代孕 藍委:挑宗教、婦團神經 小心掉票

代孕與人工生殖脫鉤 挺綠社團間的戰爭

邱泰源:人工生殖法3周前就擬定代孕脫鉤 非急轉彎

影/反對生殖能力商品化 民團立院前喊退回代孕法案

相關新聞

獨/柯爸病情有變化?柯文哲今晚向北所請假直奔新竹戒護探視

民眾黨前黨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等案被二度收押,據傳柯文哲父親柯承發今晚病情急轉直下,疑似發出病危通知,柯文哲依規定申請戒護...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今起協商 部會文宣費擬全砍

朝野黨團今起密集協商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藍白黨團鎖定部會文宣費大砍預算。國民黨團提案全數刪除各部會媒體文宣費,數發部...

賴總統勝選周年 在野批賴「承諾全跳票」

賴總統去年一月十三日當選,已滿一周年。在野昨批評,賴勝選當天許下六大承諾全數跳票。國民黨立委李彥秀直指賴總統讓台灣陷入無...

政院: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已報院 代理孕母確定脫鉤

「代理孕母」是否開放合法化,曾是2024大選的重要議題之一,不過衛福部於去年研訂「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時,仍在最後關頭宣...

揭黑熊學院投陸委會255萬標案 羅智強:愛台更愛新台幣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今日表示,黑熊學院不只領政府補助,還接政府標案,黑熊民防教育協會去年曾投標,陸委會255萬的「國際及兩岸...

大法官人事案連綠委都卡關 7被提名人全軍覆沒

立法院會今天上午進行司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記名投票表決,司法院正副院長被提名人張文貞、姚立明等7位被提名人全軍覆沒。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