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逼普亭和談!川普威脅俄國將祭關稅制裁 克宮狠酸4字直球回應

自我解套?美國務卿魯比歐譯名遭改「1字」 陸外交部尷尬回1句

過年「冷薯了」!首波寒流侵襲這天下探8度 開工前恐有冷氣團接力

物價攀升主因房租電價漲 藍委要賴政府勿挖人民血汗錢

主計總處日前發布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08%,衝破通膨警戒線。示意圖。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主計總處日前發布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08%,衝破通膨警戒線。示意圖。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主計總處日前發布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08%,衝破通膨警戒線。國民黨立委許宇甄今日指出當中關鍵,房租指數續創新高 ,高額電費也影響企業競爭力,企業成本轉嫁消費者,賴政府明年別再挖人民血汗錢,絕對不可漲民生電價

許宇甄說,9月、10月通膨指數好不容易壓下來,結果11月總指數又再次飆高到2.08%,這是近半年來第4次超出2%警戒線,細看各類指數年增率,食物類3.82%、外食3.06%、居住類2.32%、房租2.66%、醫藥類2.13%。

許宇甄指出,從數據來看,房租和外食的漲勢居高不下,與10月電價再次調漲脫不了關係。高額電費不僅影響企業競爭力,企業新增成本也都轉嫁給消費者,導致11月通貨膨脹率再次飆破2%警戒線。賴政府未來在做出漲電價、收碳費等決策前,應先擬定配套措施,不要只想著收錢卻害苦了人民。

許宇甄認為,雖然明年基本工資將再次調漲,但勞工薪資偏低問題一直未能獲得改善,絕大多數的人民要面對低薪資、高物價、高房價的生活壓力,加上通膨指數居高不下,國人生活負擔越來越重,造成痛苦指數不斷攀升,生活苦不堪言。當執政團隊自我陶醉在經濟成長亮眼的氛圍時,也要思考為何這種榮景與人民實際感受有著極大落差。

許宇甄指出,房租指數創28年來最高點,年增率連續16個月超過2%,造成租金連續上漲,居住正義只在選舉期間被政府拿來當口號,選後不再積極面對供需失衡、房東漏稅等問題。因房價高漲、利息調升,原先有能力買房者被迫轉向租屋市場,但社會住宅又未能趕上需求而增加,因政府租屋補貼政策不夠完善,導致持續房價、房租居高不下。

許宇甄說,根據內政部資料統計,申請租屋補貼戶數已受理超過80萬戶,核定戶數逾62萬戶,核定戶數中有超過五成是單身青年,三成是經濟或弱勢族群,約二成是新婚夫妻,房租若無法有感下降,受苦的還是年輕和弱勢族群。

許宇甄強調,川普明年初上任,全世界都將面臨美國調整關稅,以及對特定國家收保護費的問題,美方做法對台灣的經貿衝擊不容小覷;明年環境部還要開徵碳費,台電董事長在11月初表示,不排除調漲民生電價,種種因素疊加之下,對台灣明年經濟和民生的衝擊不容樂觀。提醒賴政府,電價3年調漲了4次,目前的電費已偏高,電價調漲對國人生活衝擊大,明年別再挖人民血汗錢,絕對不可以調漲民生電價,請趕快檢討錯誤能源政策。

房租 指數 許宇甄 通膨 電價

延伸閱讀

罷免同意票須超過被罷者當選票 李進勇:創世界獨一無二

萊豬、福食換不到入CPTPP 許宇甄:賴清德是不是該道歉

放身心調適假無助解霸凌問題 藍委諷賴清德是晉惠帝

批洪申翰任勞動部長 藍委:政府機關不應淪小弟圈養場

相關新聞

獨/柯爸病情有變化?柯文哲今晚向北所請假直奔新竹戒護探視

民眾黨前黨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等案被二度收押,據傳柯文哲父親柯承發今晚病情急轉直下,疑似發出病危通知,柯文哲依規定申請戒護...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今起協商 部會文宣費擬全砍

朝野黨團今起密集協商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藍白黨團鎖定部會文宣費大砍預算。國民黨團提案全數刪除各部會媒體文宣費,數發部...

賴總統勝選周年 在野批賴「承諾全跳票」

賴總統去年一月十三日當選,已滿一周年。在野昨批評,賴勝選當天許下六大承諾全數跳票。國民黨立委李彥秀直指賴總統讓台灣陷入無...

政院: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已報院 代理孕母確定脫鉤

「代理孕母」是否開放合法化,曾是2024大選的重要議題之一,不過衛福部於去年研訂「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時,仍在最後關頭宣...

揭黑熊學院投陸委會255萬標案 羅智強:愛台更愛新台幣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今日表示,黑熊學院不只領政府補助,還接政府標案,黑熊民防教育協會去年曾投標,陸委會255萬的「國際及兩岸...

大法官人事案連綠委都卡關 7被提名人全軍覆沒

立法院會今天上午進行司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記名投票表決,司法院正副院長被提名人張文貞、姚立明等7位被提名人全軍覆沒。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