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殖與代孕脫鉤 陳菁徽:民生法案怎變政治法案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周四將進行「人工生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審查,但國健署態度丕變,從昨天上午支持人工生殖跟代理孕母一起修法,到下午卻變成脫鉤處理。國民黨立委陳菁徽今天表示,不解民生法案一天之內為何轉變成為政治法案。
陳菁徽表示,她一直認為人工生殖法是一個民生法案,也不知道為什麼昨天一天之內從民生法案轉變成為政治法案。自從她2月1日就職以來,各黨派的委員常常向她詢問關於人工生殖的問題,人工生殖完全是一個不分黨派的議題,因為需要代理孕母的族群分布在每一個黨之間,很希望還有機會可以做廣泛的討論。
對於網路上質疑代理孕母恐讓女性淪為生產商品,陳菁徽說,這是一個專業度蠻高的法案,如果不是平常有經營的話,很容易被梗圖或意識形態操作;民進黨常說沒有討論就不是民主,很遺憾昨天很臨時宣布切掉代理孕母的部分。
陳菁徽指出,1976年台灣女生第一胎平均22歲、現在31、32歲,未來繼續往上的結果,會造成妨礙子宮懷孕的疾病,包含良性或惡性的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以及年輕時有做過人工流產的人可能有子宮腔沾黏等,這是不可迴避的問題,因為沒有辦法讓所有台灣女性再回到20、30年前,都可以在20出頭的時候計劃生育。
陳菁徽強調,她是秉持專業,提醒執政黨、還有朝野各黨的委員,假使大家一致的共識都是要脫鉤處理的話,必須讓不管是女同志或單身女生都知道,在脫鉤法案通過的第一天,有一部分的人沒有辦法適用人工生殖法,因為大家平常並不會去檢查自己的子宮是不是有任何缺陷。
陳菁徽呼籲,希望大家可以把所有的平等權都一起納入來討論,台灣通過同婚5年,女同志的生育權、男同志的生育權、一般異性夫妻的生育權,以及單身女性的生育權,都希望被平等重視,也希望大家在討論人工生殖法的時候,可以讓全台灣每一個想要生育的人,都獲得被討論的機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