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加拿大汽車衝撞人群釀死傷!10多人倒地畫面曝光

0050「開無雙」降費又分割…006208的正面回應?網嗆:不要只會拍影片情勒

中職/徐若熙5局退場葉總釋疑2考量 下次登板在這周

桃園綠營批財劃法修正不公平 張善政:用最大格局思考

桃園市議會民進黨團今開記者會,指立院國民黨所提財劃法修正案對地方不公,市長張善政則回應「把餅做大」是最大的格局,也是最重要的前提。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議會民進黨團今開記者會,指立院國民黨所提財劃法修正案對地方不公,市長張善政則回應「把餅做大」是最大的格局,也是最重要的前提。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議會民進黨團今開記者會,指初審過關的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後標準,桃園明年分配到的統籌分配稅款雖多300多億元,但總金額660億元仍是六都倒數第2,而台北還有3%首都稅額,「把餅做大卻讓城鄉差距更大」;張善政回應先把餅做大,尊重立院決議。

民進黨團總召林志強批桃園市府政府與6名在地國民黨立委失職失職,指桃園依照國民黨修法版本能分配到的統籌分配稅款雖有增加,但排名完全沒有進步。他表示,雙北拿到六都將近43%的財源,同樣是直轄市,桃園甘願做雙北小弟?

民進黨議員劉仁照和余信憲也質疑市府與藍委為何沒替桃園發聲,議員李宗豪指桃園是國門之都為何沒加成,議員王珮毓和魏筠則稱此次財劃法完全沒有把桃園優勢納入考量,指雙北鐵路地下化、捷運等軌道建設多半完備,桃園還在蓋卻分得少,3%首都稅看起來更像大人跟小孩搶錢。

張善政表示,財劃法這麼多年沒改,現在要改,不是馬上每個縣市都能滿意。桃園的立場還是支持國民黨修法版本,就是「把餅做大」,餅做大之後,分配到的款項變多,對桃園就有幫助,這是最大的格局,也是最重要的前提,「優點先爭取到,其他的後面再來談」。至於3%首都稅是立院的決議,市府予以尊重。

財政局補充,市府要求修法的重點在於中央握有過多國稅(80%以上),嚴重剝奪地方財政自主的權利,地方不足的財源,只能仰賴中央補助或借款因應。統籌款分配方式修改求的是地方有適足的財源建設、減少赤字及債務以及桃園與其他直轄市的財源差距能縮小,中央若不釋放更多的財源、指標沒有適度的調整,本市永遠得不到合理的分配。

國民黨桃園市議員凌濤表示,行政院至今未提院版修正案,代表執政黨目前態度傾向維持現狀,卓榮泰連增加都不要,桃園多一毛錢都拿不到;相較國民黨版,光是普通統籌分配稅款可以增加272億元,增幅75%,才更有機會彌平建設經費缺口。民進黨有什麼立場嫌棄修法後分配到稅款少?

桃園市議會民進黨團今開記者會,指立院國民黨所提財劃法修正案對地方不公,市長張善政則回應「把餅做大」是最大的格局,也是最重要的前提。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議會民進黨團今開記者會,指立院國民黨所提財劃法修正案對地方不公,市長張善政則回應「把餅做大」是最大的格局,也是最重要的前提。記者陳俊智/攝影

張善政 桃園 民進黨 議員 財劃法

延伸閱讀

桃捷綠線GC04B標開工 張善政:工程里程碑

日本宮崎縣拜會張善政交流 明年再率團訪桃園台灣燈會

龍潭區長涉貪起訴 桃園市政府回應了

中大紅襪棒球打擊練習場啟用 自組聯盟打造張善政按讚

相關新聞

預算解凍報告 挨批「早就寫好,只是壓著不送」

網路前晚流傳一則訊息,內容是文化部主計處寄信提醒同仁,送出預算解凍報告時要「確認不會有被解讀成早早就寫好現在才送的字眼,...

神隱多日終現身 柯建銘京都「大休息」不忘「大成宮」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本月9日缺席立法院會及民進黨中常會,12日也缺席民進黨「向人民報告」新竹市場宣講活動,引發臆測...

京華城案涉貪延押 柯文哲等3人抗告遭高院駁回

台北地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等人涉貪案,3月28日裁定柯、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前柯辦主任李文宗自4月...

傳柯文哲水腎明動手術 民眾黨指北所沒說清狀況:儘速核准自費延醫

媒體報導,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今天第三度戒護就醫,預計明天進行手術。民眾黨說,透過北所新聞稿無從得知柯文哲實際身體狀況與就...

綠新北造勢引發藍綠互槓 江怡臻批卓榮泰造謠 質疑蘇巧慧默不作聲

民進黨昨在新北市板橋辦「人民是頭家」政策說明會壓軸場,行政院長卓榮泰大談中央臂助新北建設,但財劃法修法後,地方拿走中央3...

柯文哲身體不適!北所證實今晚戒護送醫 小草開心歡呼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天下午赴台北看守所遞申請書,要幫柯文哲申請自費醫生,怒批「難道要把柯P關到死嗎?」看守所對面也聚集多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