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台金聯拔官鬧劇 蘇治芬欠施俊吉一個真相

台灣金聯董事長施俊吉(左)懷疑因「擋人財路」突遭撤職,新董座呂政璋(右)上任三天閃辭。本報資料照
台灣金聯董事長施俊吉(左)懷疑因「擋人財路」突遭撤職,新董座呂政璋(右)上任三天閃辭。本報資料照

台灣金聯上演拔官鬧劇,前董座施俊吉開砲擋人財路、新董座呂政璋光速請辭。民進黨中常委蘇治芬日前嗆聲施俊吉:「你若知道真相,一定會向我道歉」。台金聯掌管上百億國家資產,攸關賴清德總統用人標準,蘇治芬應盡速公布真相,才能讓施俊吉公開道歉。

回顧台金聯董座交接典禮現場,呂政璋意氣風發說,他曾同時管理台、中、法、日等4國、12家跨國公司經驗,台灣金聯有88位員工,他以前跨國公司約560位員工。外界質疑,「小蘿蔔撐不起大公司」,呂政璋自豪說,「蘿蔔愈小愈好吃」,他是開疆闢土的大戰將,還預告耶誕節前公布明年度營運計畫。至於家族爭議,呂政璋感性表示,他不能選擇出身,但「你家的誰要你來負責,我想可能有點過了」。

呂政璋看似能言善道,但不到3天就陣亡,請辭理由非常薄弱,因北港萬有紙廠土地造成政治對立,台灣政治遠比國際商業還複雜,「牽扯與我個人無關的父弟事業,影響台灣金聯的企業形象」。

呂政璋閃辭證明自己是小蘿蔔、不是大戰將,也讓幫他背書的財政部長官「很意外」;行政院除了照慣例表示尊重,還祝福呂政璋「留在台灣深耕,一切順利」。

財政部的意外讓國人意外,難道事前都不打聽這個人和家族的行事風格?行政院的回應更令人傻眼,呂政璋只是上任3天的菜鳥,行政院尊重之餘,何必再依依不捨送上祝福?事實上,呂政璋跟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的淵源更深,即使不是「賴友友」,也必是皇親國戚等級的「賴友友之友」,難怪行政院格外禮遇。

呂政璋此刻閃辭啟人疑竇,呂家不良債權前科、弟弟夫妻遭通緝潛逃,各界早就耳熟能詳,為何忽上忽下?呂政璋下台尚可自嘲思慮不周,難道行政院、財政部通盤考量的人選,竟如此不堪一擊,還是有不可告人的「神秘因素」。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答詢證實,曾了解過家族爭議的狀況,也徵詢過相關問題。換句話說,高層對呂家的清廉也不無疑問,但最終仍堅持「非呂不可」,還演變成一齣鬧劇,當然讓自認績效卓著的老臣施俊吉倍感羞辱,不知為何下台?

施俊吉下台前砲火四射,合理懷疑自己因為擋人財路而被換掉,更秀出呂政璋和蘇治芬合照,多所影射。蘇治芬第一時間反擊,「如果你知道人事任命的真相,一定會向我道歉。」

蘇治芬的伏筆,印證台金聯水位比外界想像還要深,高層竟任命一個充滿爭議卻缺乏經驗的人來管理國家資產,這不是呂家的兒戲、而是政府用人的悲劇。

台金聯風波延燒,蘇治芬若再故做神秘、欲言又止,不只讓施俊吉感嘆「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也會讓賴總統跟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一樣揹上「識人不明、用人不當」罪名。蘇治芬欠施俊吉和國人一個真相,到底幕後藏鏡人是誰?

台灣金聯 呂政璋 施俊吉 蘇治芬

延伸閱讀

嘆「台灣政治複雜」台灣金聯董座呂政璋閃辭

呂政璋閃辭 王鴻薇:檢調須注意施俊吉人身安全

呂政璋請辭信曝光:台灣政治遠比國際商業複雜

呂政璋上任3天閃辭 藍委:凸顯民進黨用人「違」才

相關新聞

【即時短評】有政府會情勒 都是總預算被砍的錯

年關將近,今天是立法院最後一天上班日了,這兩天在立院流傳一個笑話,「今年包不出紅包給小朋友,因為總預算被藍白砍了」。這當...

【重磅快評】寶林茶室6人枉死 見證綠色執政的粉飾太平

去年3月轟動一時、造成6人死亡的「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台北地檢署今天偵結,認定是寶林員工疏失造成「邦克列酸」毒素產生。...

【重磅快評】卓揆砲火四射 劉世芳護航黑熊如序進行?

立法院總預算表決大戰備受關注,閣揆卓榮泰上火線,指立委把數發部、NCC等部會預算刪到1元是毀滅國家的第一步,若預算遭大砍...

【重磅快評】林俊憲示範 福爾摩沙有什麼仇恨放不下

賴清德總統日前和立法院長韓國瑜喝和解咖啡時公開宣示,「在福爾摩沙,沒有什麼仇恨放不下,也沒有什麼不快過不去」,網友剛沉醉在賴要當全民總統的幻想中,一轉眼,民進黨賴系立委林俊憲就在台南推動大罷免,逆向詮

【重磅快評】賴清德的和解咖啡金句,把鄭成功變反派?

賴清德總統今天接見立法院長韓國瑜率領的川普就職慶賀團,期許朝野團結拚外交,未來團結為台灣打拚。事前賴清德稱邀韓國瑜喝和解...

【重磅快評】除非把我打死?老柯的仇恨癥結是賴清德

總統賴清德今天和立法院長韓國瑜率領的訪美團喝咖啡,他致詞時表示「沒有什麼仇恨放不下,也沒有什麼不快過不去」,話說得很溫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