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康橋學生單車環島遇逆向橫禍!重傷學生完成手術 調整行程出爐

為防美再祭高額關稅…越南、柬埔寨出手!嚴打大陸商品「洗產地」輸往美國

美國貿易決策不穩!美元急貶讓各國央行既鬆口氣 又備感頭痛

陳其邁批藍財劃法「數學不好」 180萬人預算比120萬人還少

陳其邁批國民黨財劃法「數學真的不好」,並向立法院長韓國瑜喊話,應召集黨團把昨天議事上的爭議,盡速回歸立法院的委員會審查。記者王勇超/攝影
陳其邁批國民黨財劃法「數學真的不好」,並向立法院長韓國瑜喊話,應召集黨團把昨天議事上的爭議,盡速回歸立法院的委員會審查。記者王勇超/攝影

「財劃法」修正草案昨天在立法院審查時,由陳玉珍火速宣布送出委員會,引發朝野激烈拉扯衝突。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說,國民黨的財政收支劃分法,補助金字塔頂端的台北市3%,而且呈現預算逆分配現象,台南180萬人的預算竟然比彰化120萬人的預算少了34億,「國民黨的版本數學真的不好」,立法院長韓國瑜勿倉促修法。

陳其邁今天出席「經典Odyssey」影像體驗特展開幕記者會,會前聯訪被問到對昨天立法院因財劃法發生衝突的看法。陳其邁表示,財政收支劃分法對地方,尤其是高雄的發展至為重要,預算的分配意味著資源的分配,能否達到均衡台灣,不讓區域發展失衡擴大,至關重要。

陳其邁說,過去北部以服務業為主,負重前行、汙染大的工廠,都落在南部高雄,連北部在用的電都是南電北送,外部成本的增加不僅讓社福、醫療、公衛等支出變相增加,結果補助金字塔頂端的台北市3%,高雄卻沒有,他覺得非常的不合理。

陳其邁指出,國民黨的財劃法呈現預算逆分配的現象,譬如台南的人口180萬、彰化的人口120萬,依新的分配公式,台南獲得的統籌款是476億元,比起人口較少的彰化510億元,拿到的還少,「我只能說國民黨數學真的不好」,是一個不公平的分配公式。

陳其邁說,以統籌分配稅財源的所得稅、營業稅及貨物稅等3項稅目計算,高雄2023年實徵數合計2334億,較台中市1841億,多出493億元;另在統籌分配款的財源的部分,所得稅是佔了25%,營業稅是佔了100%,高雄去年的營業銷售總額是5.5兆,台中是5.2兆,高雄貢獻稅收的統籌款財源高,結果分配的數目台中是707億元,高雄是680億元,高雄少了27億,公式當然必須兼顧公平跟區域的均衡。

陳其邁表示,國民黨的版本沒有把地方政府對於招商拚經濟及改善財政的努力併入權重,只以單純的人口的數量來作分配的基礎,這是非常不公平的作法。財劃法應該由行政院來召集地方政府就不同指標來討論,不要倉促修法,造成區域失衡。

陳其邁也向立法院韓國瑜喊話,希望韓國瑜召集黨團,把昨天議事上的爭議盡速回歸立法院的委員會審查,「我個人是非常反對這種倉促修法,這個不是小事情」,不要只想到說財政收支劃分法淪為地方政府在搶錢,也必須顧慮到說國家整體的財政健全跟區域均衡發展。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上午出席「經典Odyssey」影像體驗特展開幕記者會。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上午出席「經典Odyssey」影像體驗特展開幕記者會。記者王勇超/攝影

國民黨 陳其邁 韓國瑜

延伸閱讀

陳其邁重申國民黨版財劃法不公 盼充分協商再審議

財劃法3分鐘送委員會 高雄綠營跳腳批「服貿翻版」

陳其邁北上爭財劃法分配 沒機會發言怨「被騙了」

影/北上出席財委會 陳其邁:財劃法該修 但該好好修

相關新聞

神隱多日終現身 柯建銘京都「大休息」不忘「大成宮」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本月9日缺席立法院會及民進黨中常會,12日也缺席民進黨「向人民報告」新竹市場宣講活動,引發臆測...

京華城案涉貪延押 柯文哲等3人抗告遭高院駁回

台北地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等人涉貪案,3月28日裁定柯、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前柯辦主任李文宗自4月...

傳柯文哲水腎明動手術 民眾黨指北所沒說清狀況:儘速核准自費延醫

媒體報導,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今天第三度戒護就醫,預計明天進行手術。民眾黨說,透過北所新聞稿無從得知柯文哲實際身體狀況與就...

綠新北造勢引發藍綠互槓 江怡臻批卓榮泰造謠 質疑蘇巧慧默不作聲

民進黨昨在新北市板橋辦「人民是頭家」政策說明會壓軸場,行政院長卓榮泰大談中央臂助新北建設,但財劃法修法後,地方拿走中央3...

柯文哲身體不適!北所證實今晚戒護送醫 小草開心歡呼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天下午赴台北看守所遞申請書,要幫柯文哲申請自費醫生,怒批「難道要把柯P關到死嗎?」看守所對面也聚集多位...

國民黨大陸部前主任挺反分裂法 邱垂正:回台會約談

台灣人士、南開大學台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黃清賢公開表態支持中國大陸「反分裂國家法」,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今日表示,等黃回到台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