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法人錯愕!聯電法說不如預期 外資調降目標價、股價重摔

監院糾正寶林案錯失採樣黃金期 北市:業者惡意隱瞞重罰300萬

15縣市有感搖晃!花蓮19:55發生規模4.9極淺層地震 最大震度4級

財劃法初審藍綠互嗆 逐條審查卡關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天繼續審查財劃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藍綠立委互嗆,逐條審查卡關。會議一開始,多位民進黨立委就登記發言質疑修法沒共識、會議準備也不足,只想要從中央搬錢到地方,但事權完全沒做討論。國民黨立委則回嗆,中央集權又集錢、民進黨以拖待變不想修法。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召委、國民黨立委陳玉珍於擔任輪值召委時,安排財委會議程,分別在10月7日召開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公聽會,及10月21日排審此案。本週11月4日、6日及7日,接著再安排繼續審查財劃法修法草案。外界關注財劃法修法,是否有可能在本週送出財政委員會,完成初審。

財劃法已逾25年未修正,目前在立法院財委會併案審查的財劃法修正草案累計達22案,但尚無行政院版。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10月21日審查財劃法修正草案時,廣泛討論已告一段落。今天繼續審查草案,議程安排逐條審查,但會議一開始,民進黨立委蔡易餘等人紛紛登記會議詢問,輪番發言,質疑今天會議,修法沒共識、會議準備也不足,無法進行逐條審查。

蔡易餘指出,財劃法修法不只涉及錢,也關乎中央與地方事權,有一些事權是過去精省後原本屬於地方業務而由中央吸收,所以未來財劃法修法也應討論把部分事權下放各地方政府,譬如健保補助,但今天未邀衛福部與會,會議準備不足,相關部會應該要在現場,讓立委詢問。

包括民進黨立委林楚茵、吳秉叡、范雲、張雅琳、王定宇、賴瑞隆、陳俊宇、沈伯洋在內等人在會議詢問時,紛紛提及財劃法修法應再充分討論,除了地方首長沒來,也牽涉部會者眾,地方政府代表、中央相關部會都應與會,否則討論修法並不精實。

民進黨立委羅美玲質疑,像這樣高度沒有共識的法案,陳玉珍居然排案排得下去,現在藍白要從中央搬錢到地方,只知道要錢,但事權完全沒做討論,要討論的空間非常多,相關法案應通盤全面討論。

今天會議一開始,現場最多同時聚集近40位立委在場,其中以民進黨立委持續維持人數多數。藍綠立委互嗆、議事氣氛緊繃,會議主席陳玉珍累計喊了3次休息。過程中,民進黨立委郭國文說,難道財劃法修法就要強渡關山,他喊話國民黨立委要有自主性,不要被國民黨中央的意志左右,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沒有那麼大。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發言時指出,關於財劃法修法,立法院財委會在上會期國民黨立委羅明才擔任輪值召委時,曾於6月5日召開公聽會,那時包括地方政府財主單位都有派代表列席,呼籲改善地方財政,支持財劃法修法。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今天發言時說,中央集權又集錢,地方政府像乞丐一樣向地方要錢,民進黨現在做法是以拖待變不想修法。

對於多位民進黨立委的詢問,陳玉珍回應,已請財委會今天發函,請各縣市政府派相關人員、各部會派次長以上人員,6日列席財委會。

談及財劃法修法,陳玉珍說,立法院財委會審查法案,不能「會而不議、議而不決」,但一定會給大家充分發言時間,如果覺得發言不夠,都可以延長開會時間、挑燈夜戰、不斷電,讓大家講到不想講為止。

修法 民進黨 財劃法

延伸閱讀

綠質疑在野黨修財劃法搬錢給地方 張善政回嗆1句話

影/民進黨立委技術性杯葛 阻財劃法逐條審查

阻擋財劃法逐條審議 民進黨立委技術性杯葛

民團指修離島建設條例有害國安 陳玉珍:亂扣帽子

相關新聞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今起協商 部會文宣費擬全砍

朝野黨團今起密集協商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藍白黨團鎖定部會文宣費大砍預算。國民黨團提案全數刪除各部會媒體文宣費,數發部...

賴總統勝選周年 在野批賴「承諾全跳票」

賴總統去年一月十三日當選,已滿一周年。在野昨批評,賴勝選當天許下六大承諾全數跳票。國民黨立委李彥秀直指賴總統讓台灣陷入無...

政院: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已報院 代理孕母確定脫鉤

「代理孕母」是否開放合法化,曾是2024大選的重要議題之一,不過衛福部於去年研訂「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時,仍在最後關頭宣...

揭黑熊學院投陸委會255萬標案 羅智強:愛台更愛新台幣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今日表示,黑熊學院不只領政府補助,還接政府標案,黑熊民防教育協會去年曾投標,陸委會255萬的「國際及兩岸...

大法官人事案連綠委都卡關 7被提名人全軍覆沒

立法院會今天上午進行司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記名投票表決,司法院正副院長被提名人張文貞、姚立明等7位被提名人全軍覆沒。值...

考試院人事案 在野封殺柯麗鈴

立法院昨日進行考試院人事同意權案投票,考試院正副院長被提名人周弘憲、許舒翔分別以五十九票、一一二張同意票過半,順利通過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