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從康芮颱風假看卓揆的宿命及存在感

強颱康芮颱風來襲,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天視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呼籲,把握颱風登陸前黃金時段,中央與地方同心攜手防颱。圖/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提供
強颱康芮颱風來襲,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天視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呼籲,把握颱風登陸前黃金時段,中央與地方同心攜手防颱。圖/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提供

強颱「康芮」襲台前夕,行政院長卓榮泰視察氣象署,指示氣象署要增加晚間9點天氣資訊,供縣市長做是否停班課的決策,但各縣市仍依慣例在晚間8點前宣布;閣揆的指示彷彿輕風吹過,不留痕跡,正如卓揆吵著喝溫暖咖啡、吃朝野和解飯,吃喝之後朝野依舊對立一般,這個閣揆的存在感實在低到不行。

上一次颱風「山陀兒」引發縣市放颱風假及預測是否精準的爭議,行政院長卓榮泰特別在康芮來襲之前視察中央氣象署;如果卓揆只是行禮如儀提示防颱工作重點,那也就算了,但卓揆卻針對前次颱風放颱風假引發質疑,宣布新做法。

根據氣象署的說明,以往晚間7點提供地方政府風雨預測以決定停班停課,這次再增加晚間9點一報,各縣市政府可等9點以後再停班課的決策。不過,卓揆的新作法立刻引發民眾擔憂,認為這樣會延後縣市政府宣布放假的時間。卓揆又補充,是否放颱風假仍要由地方政府決定,縣市政府也仍然可以在7時宣布。

卓揆忙了半天,結果包括北北基桃、花東、中南部及離島縣市,幾乎全台縣市昨晚都依過去慣例,大都在晚間8點前後陸續公布停班課資訊。宣布的時間於既不是9點以後,也不是卓揆說的晚上7時,氣象署昨晚9點提供的颱風資訊,對於縣市颱風假決策的參考價值幾乎是零。

如果行政院要執行卓揆的新作法,氣象署增加晚間9點一報,縣市的決策時間也必然要延到晚上10點,對於多數民眾來說,應該會覺得太晚一些,縣市長怎麼擋得住排山倒海而來的民怨?這也註定卓揆新作法失敗的命運,即使綠營縣市長也不埋單。卓揆的想法說出來之前,也許應該先問過陳其邁、黃偉哲,或許不會失準那麼多。

如果卓揆真有想法,想要提高颱風假的精準度,那也無可厚非,那就應該展現決心,強力宣導,要求縣市配合,或許參酌晚上9點一報作決策,真的可以減少誤放颱風假的可能,卓揆還可能博得「卓神」美名;可惜的是,卓揆公開宣示了新作法,卻又以「縣市政府也仍然可以在7時宣布」輕輕結尾,說了也等於沒說,怎能期待縣市令出必行?

也許這也是卓揆的宿命,永遠沒有獲得充分授權,卻又要站上檯面,最後只淪為表演的傀儡。小至颱風假的決策如此,大至朝野總預算、能源政策攻防,沒有一樣是卓揆可以拍板決策,浩浩蕩蕩和在野人士吃和解飯,卻連十幾億元的禁伐補償都搞不定,國人對這樣的閣揆還能有什麼期待?

停班停課 氣象署 颱風假

延伸閱讀

育嬰留停津貼 再加一個月

卓揆:政府約聘人員明年起 月薪高於最低工資1.1倍

卓榮泰:擬修法讓領滿育嬰留停的雙親 再各增1個月津貼

政院8招救低薪 提高薪資揭露門檻、公司盈餘助攻調薪

相關新聞

預算解凍報告 挨批「早就寫好,只是壓著不送」

網路前晚流傳一則訊息,內容是文化部主計處寄信提醒同仁,送出預算解凍報告時要「確認不會有被解讀成早早就寫好現在才送的字眼,...

神隱多日終現身 柯建銘京都「大休息」不忘「大成宮」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本月9日缺席立法院會及民進黨中常會,12日也缺席民進黨「向人民報告」新竹市場宣講活動,引發臆測...

京華城案涉貪延押 柯文哲等3人抗告遭高院駁回

台北地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等人涉貪案,3月28日裁定柯、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前柯辦主任李文宗自4月...

傳柯文哲水腎明動手術 民眾黨指北所沒說清狀況:儘速核准自費延醫

媒體報導,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今天第三度戒護就醫,預計明天進行手術。民眾黨說,透過北所新聞稿無從得知柯文哲實際身體狀況與就...

綠新北造勢引發藍綠互槓 江怡臻批卓榮泰造謠 質疑蘇巧慧默不作聲

民進黨昨在新北市板橋辦「人民是頭家」政策說明會壓軸場,行政院長卓榮泰大談中央臂助新北建設,但財劃法修法後,地方拿走中央3...

柯文哲身體不適!北所證實今晚戒護送醫 小草開心歡呼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天下午赴台北看守所遞申請書,要幫柯文哲申請自費醫生,怒批「難道要把柯P關到死嗎?」看守所對面也聚集多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