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從康芮颱風假看卓揆的宿命及存在感

強颱「康芮」襲台前夕,行政院長卓榮泰視察氣象署,指示氣象署要增加晚間9點天氣資訊,供縣市長做是否停班課的決策,但各縣市仍依慣例在晚間8點前宣布;閣揆的指示彷彿輕風吹過,不留痕跡,正如卓揆吵著喝溫暖咖啡、吃朝野和解飯,吃喝之後朝野依舊對立一般,這個閣揆的存在感實在低到不行。
上一次颱風「山陀兒」引發縣市放颱風假及預測是否精準的爭議,行政院長卓榮泰特別在康芮來襲之前視察中央氣象署;如果卓揆只是行禮如儀提示防颱工作重點,那也就算了,但卓揆卻針對前次颱風放颱風假引發質疑,宣布新做法。
根據氣象署的說明,以往晚間7點提供地方政府風雨預測以決定停班停課,這次再增加晚間9點一報,各縣市政府可等9點以後再停班課的決策。不過,卓揆的新作法立刻引發民眾擔憂,認為這樣會延後縣市政府宣布放假的時間。卓揆又補充,是否放颱風假仍要由地方政府決定,縣市政府也仍然可以在7時宣布。
卓揆忙了半天,結果包括北北基桃、花東、中南部及離島縣市,幾乎全台縣市昨晚都依過去慣例,大都在晚間8點前後陸續公布停班課資訊。宣布的時間於既不是9點以後,也不是卓揆說的晚上7時,氣象署昨晚9點提供的颱風資訊,對於縣市颱風假決策的參考價值幾乎是零。
如果行政院要執行卓揆的新作法,氣象署增加晚間9點一報,縣市的決策時間也必然要延到晚上10點,對於多數民眾來說,應該會覺得太晚一些,縣市長怎麼擋得住排山倒海而來的民怨?這也註定卓揆新作法失敗的命運,即使綠營縣市長也不埋單。卓揆的想法說出來之前,也許應該先問過陳其邁、黃偉哲,或許不會失準那麼多。
如果卓揆真有想法,想要提高颱風假的精準度,那也無可厚非,那就應該展現決心,強力宣導,要求縣市配合,或許參酌晚上9點一報作決策,真的可以減少誤放颱風假的可能,卓揆還可能博得「卓神」美名;可惜的是,卓揆公開宣示了新作法,卻又以「縣市政府也仍然可以在7時宣布」輕輕結尾,說了也等於沒說,怎能期待縣市令出必行?
也許這也是卓揆的宿命,永遠沒有獲得充分授權,卻又要站上檯面,最後只淪為表演的傀儡。小至颱風假的決策如此,大至朝野總預算、能源政策攻防,沒有一樣是卓揆可以拍板決策,浩浩蕩蕩和在野人士吃和解飯,卻連十幾億元的禁伐補償都搞不定,國人對這樣的閣揆還能有什麼期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