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桃市消防局指揮中心小隊長值勤突昏倒 同事急搶救仍不治

因應陸由演轉戰 顧立雄:立即備戰操演半年1次 視共軍軍演強度隨時下令

中職/林智勝女兒IG帳號遭盜發詐騙簡訊 陸筱晴神回覆網笑翻

卓內閣施政落漆?綠委:藍白擋案造成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表示,新政府若要施政有感,就要推動政策與執行預算。記者季相儒/攝影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表示,新政府若要施政有感,就要推動政策與執行預算。記者季相儒/攝影

「法案不給修、預算不給審,卓內閣要怎麼施政?」針對近日行政院長卓榮泰內閣官員連連出包,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受訪時表示,新政府若要施政有感,就要推動政策與執行預算,但如今在野黨一直卡總預算,目前政府做最好應該是防止藍白所掌握的國會破壞體制。學者陳俐甫則認為外交部長林佳龍國防部顧立雄做得不錯。

沒施政很難評斷

近日包括內政部長劉世芳、國防部長顧立雄等官員被外界點名出包,顯示卓內閣頗為落漆。但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認為,需要系統性比較歷屆閣揆新上任的官員出包數才公平,否則就任未滿半年外界就集中攻擊,有可能是為了打擊總統賴清德的施政,而且相關報導時機是在中國軍演後,不免懷疑有刻意操作。

「我其實說不出來有誰施政比較好!」鍾佳濱受訪時不滿指出,因為藍白如今在立法院阻擋總預算,而新閣上任不久,還沒有開始完全施政,因此很難進行評估。他解釋說,政府施政會透過法令修改、執行預算還有政策推動進行,但前兩者都需要通過立法院,而政策推動還要時間,短期內很難看出效果。

行政難有表現機會

鍾佳濱指出,執行預算也有分兩種,一是新創預算、二是既有業務執行,目前看不出來既有業務是否有比之前的陳建仁內閣好,至於新創預算還被藍白阻擋;而總統賴清德雖然有提出「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及「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但目前還在政策倡議階段,也難看出有誰特別有亮點。

「政府哪來的空間施政?」鍾佳濱則認為,新內閣目前最大的貢獻就是防止新國會癱瘓政府、破壞國家與拖垮財政,包括目前如總預算、《財劃法》、還有很多修法,藍白推動的版本都有疑慮,因此行政部門正積極防守。

外交國防有新作為

陳俐甫受訪時則認為,外交部長林佳龍上任以來爭議較少,且在國際媒體發表專文指出,中國惡意錯誤詮釋聯大第2758號決議,蠻橫打壓台灣參與聯合國體系的合法權利,呼籲各界支持將台灣納入聯合國,在2758號決議的法律戰上積極因應,他認為值得肯定。

「顧立雄做了很多前部長邱國正不願面對的事情!」陳俐甫表示,邱國正任內對於國軍轉型正義、舊規定與對美訓練接軌等方面的態度都較逃避,但在顧立雄上任後,不只刺槍術取消,轉型正義也在處理,也讓國軍接受更多美式訓練,因此肯認顧身為國防部長,卻做了很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可能是文職部長,比較沒包袱!」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2758號決議 內閣 卓榮泰 國防部 林佳龍 鍾佳濱 顧立雄

延伸閱讀

顧立雄:美國維持台海戰略模糊 藉此進行嚇阻

若中共封鎖台灣 顧立雄:國軍進入應急作戰階段

影/顧立雄:中共若封鎖台灣 國際不可能坐視不管

遼寧艦穿台海北上 顧立雄:若進行封鎖 國際不可能坐視

相關新聞

陸配亞亞依親居留遭廢 移民署今強硬聲明:限期離境否則強制出境

陸配網紅劉振亞在抖音經營頻道「亞亞在台灣」,逾46萬人追蹤,日前遭檢舉影片鼓吹大陸武力統一言論,移民署約談調查,認定她言...

獨/國會去年大亂鬥 多名藍委收到檢方傳票

立法院去年底闖關3大法,朝野爆發肢體衝突,據了解,民進黨立委對多名國民黨立委提告傷害罪,有多名藍營立委收到檢方傳票。國民...

AIT:促進美台合作共享價值 曾贊助黑熊學院

新黨台北市議員侯漢廷質疑,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創辦的黑熊學院曾接受美國在台協會資助。美國在台協會今天表示,提供贊助給廣泛社會...

立院將處理覆議案 林右昌盼朱立倫黃國昌懸崖勒馬

立法院11日起將處理總預算、財劃法修法覆議案。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今天說,明知機會渺茫,但民進黨還是期盼藍白兩黨能同意覆議...

民進黨內訌 柯建銘槓王世堅、王定宇

民進黨上演茶壺風暴,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槓上民進黨立委王世堅、王定宇,「雙王」昨質疑,柯建銘認知出了問題,該去做精神鑑定。...

台積電加碼對美投資 政院:持續強化合作 創造互惠共贏

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行政院指出,正面看待台積電海外佈局,也期待台灣與友盟間的互利共贏;對於台積電新一階段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