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職/Fubon Angels騎士風亮相 李雅英嗨秀中文、李珠珢喊「讚」

陶晶瑩遭曾國城醉後強壓索吻 藍心湄還原過程「1舉動」解圍

台中北屯建案傳工人墜落腦出血 警消吊掛救出送醫

【重磅快評】賴清德焦土化國會 韓國瑜能置身事外?

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左六)15日率大法官被提名人拜會立法院長韓國瑜(右五),盼協調大法官人事案排審,但藍白黨團並未受邀。記者曾吉松/攝影
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左六)15日率大法官被提名人拜會立法院長韓國瑜(右五),盼協調大法官人事案排審,但藍白黨團並未受邀。記者曾吉松/攝影

國會改革法釋憲案本週將宣判,一般預料將被「實質作廢」。火線未引燃,行政院長卓榮泰又埋下兩顆地雷:預告將總預算遭杯葛聲請釋憲;叫板藍白提不信任案倒閣。賴政府將大法官武器化,壓制代表多數民意的國會,拒從改革新法、不依法編列預算。在野黨祭出憲法訴訟法及財劃法修正,反制執政黨。若加上司法考試NCC三大人事案,朝野建構在憲法層次、預算分配與權力制衡的攻防布陣,預告政爭擴大,國會焦土化。

上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偕同7名大法官被提名人,拜會立法院長韓國瑜。府方聲稱總統基於對國會朝野政黨及議長的尊重,以具體行動遞出橄欖枝。韓國瑜親自帶路賣力接待,走在他身後的司法院長提名人張文貞笑容很僵,她在憲法法庭主張五法程序與條文違憲,給國會大洗臉。諷刺的是,拜會場子不見藍白黨團受邀,賴清德的橄欖枝有如二桃殺三士。

立院本會期開始,綠營「尊韓」蔚成主旋律,賴總統在國慶演說公開感謝他促成朝野黨團會商,潘孟安拜會時代表賴清德再次致謝,致使韓國瑜因藍綠熱捧而民調看漲。賴政府「尊重議長,輕視國會」,利用朝野黨團政爭累積仇恨能量,為明年大罷免,甚至國會改選未雨綢繆,這詭局,韓國瑜心裡有數嗎?

賴總統一心扭轉「雙少數」劣勢,將司法與行政視作對付國會的武器,形成民選總統與最高民意機關鬥爭的畸形民主。可議的是,韓國瑜作為國會議長,似乎只有「用愛監督」的造句創意。

從六月行政院針對國會改革修法通過提出覆議,到賴總統發動政院監院及民進黨立院黨團聲請釋憲,乃至憲法法庭裁准總統所提暫時處分,相關法律在釋憲案宣判前暫停執行。一連串攸關國會尊嚴與自主的憲政級事件,韓國瑜未置一詞,直到國慶大會演講,才表示期待透過國會改革法案推動,為人民打造一個「官員在任期間,為所言所行擔當政治與法律責任,公開透明的政府」。境界之高,人民舉目也難看清。

一貫的韓氏金句,看不出他要如何因應總統「焦土國會」的攻勢。當議會民主正常運作,國會議長立場持平調和鼎鼐是本分;但在政局動盪,憲法淪為實質獨裁的遮羞布,作為民意最高機關首長,只能作和事佬嗎?須知,國會是憲政機關,全院通過的改革法案不只是藍白提案,而是國家法律。民進黨數人頭敗陣,就利用大法官「第二擊」,現在變本加厲,還想叫大法官為不依法編預算護航。對此,國會首長能沒有態度?對得起多數民意嗎?

韓國瑜別忘記參選立院院長時的政見,說好要「校正回歸立法院該有的監督制衡角色,而不是過去八年的立法局」。如今,總統對國會亮劍,寧可讓行政與立法兩院惡鬥兩敗俱傷,韓國瑜還能以中立之名置身事外?

大法官 釋憲 韓國瑜

延伸閱讀

【重磅快評】韓國瑜今朝野協商 卓榮泰為何先夜襲?

影/韓國瑜邀謝典林重回國民黨 彰化議長這麼回答…

吳思瑤質疑韓國瑜議事不公 林思銘:不要再造謠抹黑

吳思瑤指韓國瑜慢動作宣讀 助藍白5度擋總預算案

相關新聞

黃國昌批民進黨「假消息、不民主」 呼籲人民站出來對抗執政黨濫權

民眾黨今天下午在新北市板橋辦「人民要當家 全民問政宣講」首場活動,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領銜,黃痛批,民進黨不斷散播...

民眾黨「全民問政宣講」首站板橋登場 小草齊聚批執政黨

台灣民眾黨今下午在新北市板橋舉行「人民要當家 全民問政宣講」首場活動,由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領銜,立委張啟楷、陳昭...

陸配亞亞依親居留遭廢 移民署今強硬聲明:限期離境否則強制出境

陸配網紅劉振亞在抖音經營頻道「亞亞在台灣」,逾46萬人追蹤,日前遭檢舉影片鼓吹大陸武力統一言論,移民署約談調查,認定她言...

獨/國會去年大亂鬥 多名藍委收到檢方傳票

立法院去年底闖關3大法,朝野爆發肢體衝突,據了解,民進黨立委對多名國民黨立委提告傷害罪,有多名藍營立委收到檢方傳票。國民...

AIT:促進美台合作共享價值 曾贊助黑熊學院

新黨台北市議員侯漢廷質疑,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創辦的黑熊學院曾接受美國在台協會資助。美國在台協會今天表示,提供贊助給廣泛社會...

立院將處理覆議案 林右昌盼朱立倫黃國昌懸崖勒馬

立法院11日起將處理總預算、財劃法修法覆議案。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今天說,明知機會渺茫,但民進黨還是期盼藍白兩黨能同意覆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