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政府預算集中三立、民視 王鴻薇:年均拿國家破10億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發文,揭露自民國105年至今,在民進黨長期執政底下,三立、民視長年把持政府媒體預算。依照工程會提供資料,105年至今年得標數量統計總共合計拿高達95億,平均每年可以拿國家10到11億的預算。

王鴻薇提到,立法院預算中心也警告近三年政府媒體宣傳費,質疑「得標廠商集中度甚高」,痛批執政黨濫編公帑養這些黨媒,就是對自己執政無能心虛的最大證明,也是最大的負面宣傳。

王鴻薇進一步說,針對日前立法院預算中心提出警告,媒體宣傳費用過度集中特定廠商,這些「集中度甚高」的廠商名單,除了三立、民視以外,還有其他廠商也受到質疑,像是晴天整合行銷就是民進黨新北市議員羅文崇的公司,被點名在110年拿到內政部58萬以及交通部2080萬的標案;還有士奇整合行銷,負責人鍾子偉就是關鍵評論網創辦人,包括經濟部、內政部、交通部都是連三年得標,而勞動部、衛福部、教育也有部分得標,110年開始3年共拿下1億3891.3萬,這些都已經被立法院預算中心點名警告,各部會難道會不知道嗎?

王鴻薇指出,如果以政府採購案來看,民視在民進黨執政9年下,共331項標案,得標總金額約55.8億元多,而且連續三年都得到衛福部、經濟部、勞動部、農業部、教育部、內政部、客委會等部會標案,三立也不遑多讓,在民進黨執政共拿下237項標案,得標總金額約39.9億元多。三立民視國家養,民進黨真的很敢給,且這些標案很多都是限制性招標。

王鴻薇進一步說明,她自己過去揭露過,行政院及各部會112年度反詐製拍及媒體行銷標案總計4562萬元,民視卻獨拿其中的94%,一家獨攬。今年打詐預算仍然有過度集中問題,執政黨養得這麼好,難怪三立、民視變成「黨媒」,只要民進黨要打誰三立、民視就衝上去撕咬攻擊。

王鴻薇直言,行政院長卓榮泰備詢時公開向社會說,「如果真的過度集中在某幾個廠商的話,那不是廠商的問題,那是政府的問題。」顯然自己都知道這是個嚴重問題,如果行政院要幫三立、民視扛下來,敢不敢全部重新招標?這樣的決標結果如果不會改變,就不要說空話欺騙國人,還是想反正三立和民視會繼續幫忙洗白?幫忙畫大餅騙國人?立法院絕不能再縱容這樣的公器私用。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發文,揭露自民國105年至今,在民進黨長期執政底下,三立、民視長年把持政府媒體預算。依照工程會提供資料,105年至今年得標數量統計總共合計拿高達95億,平均每年可以拿國家10到11億的預算。圖/立委王鴻薇辦公室提供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發文,揭露自民國105年至今,在民進黨長期執政底下,三立、民視長年把持政府媒體預算。依照工程會提供資料,105年至今年得標數量統計總共合計拿高達95億,平均每年可以拿國家10到11億的預算。圖/立委王鴻薇辦公室提供

民視 民進黨 王鴻薇

延伸閱讀

資策會董座打破慣例要薪水 王鴻薇揭「賴友友」背景:待遇高人一等

賴清德「祖國說」 王鴻薇:現場只有賴不認同中華民國

殺女師犯5度判死仍改判無期 王鴻薇:敲響司法正義喪鐘

綠委控藍白擋救命錢 王鴻薇:審什麼預算都搞不懂 好好回去用功

相關新聞

獨/柯爸病情有變化?柯文哲今晚向北所請假直奔新竹戒護探視

民眾黨前黨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等案被二度收押,據傳柯文哲父親柯承發今晚病情急轉直下,疑似發出病危通知,柯文哲依規定申請戒護...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今起協商 部會文宣費擬全砍

朝野黨團今起密集協商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藍白黨團鎖定部會文宣費大砍預算。國民黨團提案全數刪除各部會媒體文宣費,數發部...

賴總統勝選周年 在野批賴「承諾全跳票」

賴總統去年一月十三日當選,已滿一周年。在野昨批評,賴勝選當天許下六大承諾全數跳票。國民黨立委李彥秀直指賴總統讓台灣陷入無...

政院: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已報院 代理孕母確定脫鉤

「代理孕母」是否開放合法化,曾是2024大選的重要議題之一,不過衛福部於去年研訂「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時,仍在最後關頭宣...

揭黑熊學院投陸委會255萬標案 羅智強:愛台更愛新台幣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今日表示,黑熊學院不只領政府補助,還接政府標案,黑熊民防教育協會去年曾投標,陸委會255萬的「國際及兩岸...

大法官人事案連綠委都卡關 7被提名人全軍覆沒

立法院會今天上午進行司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記名投票表決,司法院正副院長被提名人張文貞、姚立明等7位被提名人全軍覆沒。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