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計畫爭議延燒 環團要求如期上路

地球公民基金會協同農業工作者等30多個民間團體,上午前往立法院前舉行記者會,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黃靖庭(左一)表示,「國土計畫法」是台灣空間規畫正在轉軌的重要時機。記者黃義書/攝影
地球公民基金會協同農業工作者等30多個民間團體,上午前往立法院前舉行記者會,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黃靖庭(左一)表示,「國土計畫法」是台灣空間規畫正在轉軌的重要時機。記者黃義書/攝影

國土計畫法將於明年4月上路,但因紛擾不斷,朝野立委的態度均傾向延後上路,今天超過30個公民團體於立法院前共同聲明,國土計畫法應如期上路不可再拖,痛批藍營造謠國土計畫沒有彈性,也指責綠營立委上周召開記者會要求國土計畫法展延。

地球公民基金會表示,依「國土計畫法」第45條規定,「國土功能分區圖」應於明年4月30日以前公告,內政部也要求各地方政府遞交「國土功能分區圖」期限為今年6月,然至今仍有9個藍營縣市遲未繳交,同時還不斷造謠指責國土計畫沒有彈性、阻礙發展、侵害權益,意圖不斷延宕國土計畫的上路;而更令人遺憾的是,上周22位民進黨籍立委未能明辨是非,反而召開「國土計畫法展延重調整,再起步更穩固」記者會,對於錯誤資訊隨之起舞。

地球公民基金會議題部專員黃子芸指出,「國土計畫」上路是重新建構國土秩序的開始,相較於「區域計畫法」下的非都市土地,在2000年增訂非都市土地開發及分區變更等相關審議作業規範後,農地逐漸變成破布,國土計畫最大的指標是功能分區的畫設以適地適用為理念,在計畫引導使用下於農業發展地區以農地農用為原則,企圖改善農地零星變更及破碎化的現況,因此一再推遲國土計畫上路,就是讓農地持續流失及破碎化的風險急增。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湯琳翔抨擊,多位藍營地方首長高喊產業用地不足根本就是謊言,「國土計畫法」已將實質規畫權下放地方政府,如今也僅是依此計畫內容研擬國土功能分區圖,各地方政府預留的未來發展用地不僅足夠,更是已超越地方政府開發負載量能。

宜蘭百大青農田菁說,中南部有心務農者也同樣憂心珍貴的農地面臨被開發、徵收轉用的壓力,「國土計畫」仍有缺陷,包含了過於寬鬆的容許使用規定、即便是最優良的「農業發展地區第一類」仍可興建農舍。但「國土計畫法」至少限縮農業發展地區任意變更為城鄉發展地區的可能,更重要的是有更完善的民眾參與、部會協調整合等機制。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陳憲政律師表示,「國土計畫法」是首度以國土安全、永續發展為目標的法規,讓台灣可以重新檢討糧食安全議題,杜絕產業嚴重剝削資源,還有因應氣候變遷而提早規劃土地利用及永續發展,特別是現在地震、暴雨、土石流頻傳,更不應繼續放任脆弱國土遭受人為破壞。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黃靖庭強調,唯有「國土計畫」如期上路,「區域計畫法」及非都市土地管理下的諸多亂象導致的農地破碎與流失才會逐步有解方,民意代表作為民眾與行政部門間重要的溝通橋樑,不該是隨藍營地方首長起舞的造謠者,部分綠委以「國土計畫法」是馬政府時期通過為由進行杯葛,嚴重忽視民進黨執政這8年用心投入建置「國土計畫」體制的政務官、事務官的努力。

國土功能分區圖 國土計畫法 農地

延伸閱讀

影/民團呼籲國土計畫法如期上路 防止土地破碎化

國土計畫法炸彈綠再請出「馬維拉」藍營內也有不同意見

國土法還有9縣市沒送分區圖 卓榮泰:明年4月實施恐有困難

國土法還有9縣市沒送分區圖 卓榮泰:明年4月實施恐有困難

相關新聞

新聞眼/劉家昌批宋楚瑜不手軟 一封道歉信讓宋放下恩怨

劉家昌集作曲家、歌手、電影導演和演員、流行音樂教父等殊榮頭銜於一身,但他批判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毫不手軟,「批宋」成了他在演藝圈之外,另一個人們印象深刻的「正字標記」。 宋楚瑜被支持者稱為天道酬勤、

警察進校園帶走學生 盧秀燕向老師道歉了 市府訂出SOP

台中市某國小師生衝突,市長盧秀燕對校方讓警員把孩子帶走作筆錄、無人陪同,大為震怒,但引發教師炸鍋, 在網路大表不滿。盧秀...

拒廢死大法官 白玫瑰12月3日重返凱道

師鐸獎女教師遭殺害案今年十周年,這也是憲法法庭死刑釋憲案出爐後,首件凶手逆轉逃死的首例。被害者家屬與被害人權益相關團體將...

我加入CPTPP案 確定遭擱置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第八次部長級執委會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會後宣布僅就哥斯大黎加申請案成立入會工作...

奧運桌球金牌馬龍等人今訪台 馬辦駁統戰質疑

前總統馬英九邀請陸生團今抵台,包括奧運桌球金牌馬龍和射擊金牌楊倩等人。但訪團抵台前夕,有媒體報導陸生團成員為共青團員與共...

韓國瑜怒了!立法院會唱空城外賓傻眼 藍綠白急排班

立法院朝野關係惡化,多場會議都沒辦法好好開會,議事進度緩慢,院長韓國瑜最近也怒了,他多次在朝野協商時忍不住抱怨,立法院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