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力民調 釋憲後仍有近八成民眾支持死刑
憲法法庭上周判決死刑釋憲案合憲,時代力量今天公布相關民調,近八成民眾支持死刑制度,理由以嚇阻或降低重大犯罪為最大宗,而在探討死刑替代方案時,也有近七成民眾支持「終身監禁」不得假釋取代死刑。
時代力量上午舉行「犯罪預防與死刑存廢」民調公布記者會,公布時代力量委託皮爾森民調公司執行,針對台灣民眾對於死刑與社會安全、犯罪成因及預防等民調結果。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表示,死刑存廢涉及憲法解釋、生命權保障、犯罪嚇阻與預防、被害人補償與保障等複雜面相,牽動情緒與政治的敏感神經,身為一個政黨的領導者,同時也是一個被害人家屬,必須咬緊牙關,帶領台灣社會直面死刑存廢與背後的情緒動機,還有相關的政策配套。
王婉諭說明,面對爭議性的議題,時代力量有義務用理性、科學與積極的態度,拆解死刑存廢的各項爭議,因此從3月開始進行多次內部討論,同時積極參與社會關於死刑的各項對話,包含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務部研議死刑替代方案」公聽會、鏡新聞的死刑對話、CDPA死刑辯論表演賽等。
另外,時代力量也投注資源,規劃犯罪預防與死刑存廢民調,希望透過實際調查,揭開死刑存廢背後的犯罪預防、司法感受、社會安全網等議題。
王婉諭指出,根據過去民調顯示,台灣有八成民意反對廢除死刑,死刑長期被視為社會問題的安慰劑,或者是事後撫慰社會的萬靈丹,時代力量把「犯罪預防」與「社會安全網」帶入死刑存廢的探討,問出許多「史上第一次」的問卷題目,不只是給社會簡單的是非答案,而是建立台灣討論死刑存廢,更深厚的事實基礎與民意理解。
時代力量發言人鄭宇焱說明,民調結果分為四個部分,包含台灣人的安全感與司法觀、死刑存廢的立場分析與轉換、社會安全網的功用與認知,還有犯罪成因與預防策略。即便台灣相對安全,近10年犯罪率與暴力犯罪數下降,仍有五成民眾覺得台灣很危險、認為犯罪率不斷上升,呈現實際數字與民眾認知完全不同的結果。
時代力量副秘書長林邑軒表示,台灣人民認為重大犯罪的成因,其中有七成源自家庭、接近七成源自個人,還有六成源自犯罪者的成長環境,顯示台灣人民對於犯罪成因的認知,同時看重個人因子與環境因子。
此次調查是時代力量委託皮爾森民調公司執行,採用網路主動發放調查方式,透過資料管理平臺(DMP),在性別、年齡與居住地比例分層隨機抽樣進行調查,並輔以網路行為分析帶入使用者輪廓標籤,確保符合調查對象的唯一性。同時針對使用者的性別、年齡與居住地的準確性採用網路行為與資料庫標籤比對方式,結合問卷題目設計做雙重認證,確保資料正確性與可靠性。
該民調於2024年6月26日到2024年7月5日,調查對象為全台灣年滿18歲以上之網路人口,共計1291份,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2.73個百分點以內。採用比率估計法,母群體參數依內政部公布2024年4月民眾年齡、性別、戶籍資料,結合皮爾森數據DMP修正網路人口特徵值,逐項重複進行連續性修正,以使樣本特徵與母群體結構達到一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