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推10大司法優先法案 盼制定公益揭弊者保護法
![司法正義行動聯盟上午公布「立法院第十一屆第一會期 司法正義貢獻評鑑報告」並進行說明,提出民間團體對立法院司法正義表現的觀察與建議。記者林伯東/攝影 司法正義行動聯盟上午公布「立法院第十一屆第一會期 司法正義貢獻評鑑報告」並進行說明,提出民間團體對立法院司法正義表現的觀察與建議。記者林伯東/攝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4/09/19/98/30554577.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
司法正義行動聯盟今天表示,立法院上會期的特殊現象,包括司法正義法案匱乏、國會政治惡鬥,立法院新會期將於20日開議,希望朝野共同推動公益揭弊者保護法、禁止酷刑公約施行法等10大司法政策與優先法案。
由台灣陪審團協會、監所關注小組、台灣公民人權聯盟等民間團體組成的司法正義行動聯盟,今天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公布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司法正義貢獻評鑑報告書,並提出新會期欲推動的10大司法政策與優先法案。
台灣陪審團協會理事長鄭文龍說,10大司法政策與優先法案如廢除偵查庭、限制檢察官濫權上訴、保障受刑人投票權、減輕司法負擔等,以及為了保障軍中人權,應制定「軍冤條例」,也要修訂監獄行刑法以落實受刑人訴訟權。
鄭文龍指出,酷刑有多種態樣,從限制人民人身自由的待遇,再到警察不當盤查、過度執法等,都讓人民暴露在不人道待遇的風險中,因此台灣需要盡速通過禁止酷刑公約施行法。此外,提供揭弊者保護措施,才能有效打擊政府機關及私人企業內部的不法行為,因此應制定公益揭弊者保護法。
鄭文龍談到立法院上會期的狀況,認為有2個不同於以往的現象,分別攸關司法正義的法案數量過少、過度關注在政治議題的炒作,以及國會有一半以上時間在空轉,朝野應好好坐下來協商、互相尊重,執政黨要謙卑、反對黨不要為了反對而反對。
針對立法院會5月三讀修正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鄭文龍指出,肯定國會職權修法的大方向,國會還是要適度對行政權監督,但針對總統赴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規定要接受立委的「即問即答」,這是明顯違憲,要適度修改。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