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只木村拓哉!工藤靜香也淪陷「發文大推台灣味」

426上凱道!高雄45遊覽車近2000人北上助陣 藍委:超乎預期

台灣健保崩壞亂象登國際期刊!急診壅塞、「小腦袋」全揭露

【即時短評】藍營固樑戰鬥力升級 誰能笑到最後尚未分曉

國民黨5名外縣市立委2日和基隆市長謝國樑、立委林沛祥,在東岸商場和循環站間的廣場宣講,號召民眾投下不同意罷免票。記者邱瑞杰/攝影
國民黨5名外縣市立委2日和基隆市長謝國樑、立委林沛祥,在東岸商場和循環站間的廣場宣講,號召民眾投下不同意罷免票。記者邱瑞杰/攝影

國民黨過去山頭林立,被批評內鬥內行,外鬥外行,但在迎戰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一役,因為立委罷免潮將至,基隆位在首都圈,加上謝無明顯派系屬性,展現少見的團結氣勢,既有助撐住謝國樑這張骨牌,也為黨的重新奮起打了強心針。

2022年基隆市長選舉,謝國樑勝選後,懷抱滿腔豪情壯志入主市府,只是4年任期,尚未過半,10月13日就要面臨罷免投票考驗,應是他始料未及的變化。

當過8年基隆市長的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6月底號召基隆人連署罷免謝國樑,雖助推升連署人數成案,卻也弱化公民團體角色,並成為國民黨定位罷免案是「藍綠之爭」,全力反攻的破口。

國民黨早年家大業大,前總統李登輝掌權時期扶植地方派系,更加劇黨內中央、地方山頭林立。黨內各方勢力表面和諧,但多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給了對手各個擊破的機會。

民進黨2016年中央全面執政之後,國民黨即便黨產快沒了,公職版圖越來越小,黨內要角仍如台語俗諺「豬圈內鬥豬母」,被譏內鬥內行,外鬥外行。同志落難隔山觀虎鬥,甚至打自己小孩給別人看,令支持者喟嘆。

國民黨2024大選無力奪回中央執政權,在國會也僅是脆弱多數黨,黨內覺醒力量增強。謝國樑罷免案匯聚天時、地利、人和,創造各路人馬團結的契機。

政壇大咖、立委和縣市長7月初起輪流到基隆挺謝,「戰鬥藍」發起人趙少康上周六前腳剛走,隔天前總統馬英九和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後腳就到,過了一晚,又見多名立委到基隆,分頭領軍掃街,會師循環站宣講,展現了升級版戰鬥力。

罷免案攻防半年,前期發動罷免團體主攻,咄咄逼人,謝國樑陣營邊守邊退,頗為狼狽。隨著法律戰市府漸占上風,中期氣勢翻揚,足與罷免方對峙。到了攻防最後階段,罷免團體和綠營再出招,是否引發市民共鳴,藍營團結之餘,支持群能否突破同溫層,都是決定誰能獲得最後勝利的關鍵。

國民黨5名外縣市立委2日和基隆市長謝國樑、立委林沛祥,在東岸商場和循環站間的廣場宣講,號召民眾投下不同意罷免票後自拍,留下紀錄。記者邱瑞杰/攝影
國民黨5名外縣市立委2日和基隆市長謝國樑、立委林沛祥,在東岸商場和循環站間的廣場宣講,號召民眾投下不同意罷免票後自拍,留下紀錄。記者邱瑞杰/攝影
國民黨5名外縣市立委2日和基隆市長謝國樑、立委林沛祥,在東岸商場和循環站間的廣場宣講,號召民眾投下不同意罷免票。記者邱瑞杰/攝影
國民黨5名外縣市立委2日和基隆市長謝國樑、立委林沛祥,在東岸商場和循環站間的廣場宣講,號召民眾投下不同意罷免票。記者邱瑞杰/攝影

罷免 謝國樑

延伸閱讀

兵分多路掃街!藍營加大固樑力道 6日大造勢延期

罷團指二信員工被要求動員造勢 謝國樑:無謂攻擊沒證據

拆樑民團控動員二信出席造勢 謝國樑:根本沒有

謝國樑宣布反對罷免造勢晚會延到10月初 原因也說了

相關新聞

預算解凍報告 挨批「早就寫好,只是壓著不送」

網路前晚流傳一則訊息,內容是文化部主計處寄信提醒同仁,送出預算解凍報告時要「確認不會有被解讀成早早就寫好現在才送的字眼,...

神隱多日終現身 柯建銘京都「大休息」不忘「大成宮」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本月9日缺席立法院會及民進黨中常會,12日也缺席民進黨「向人民報告」新竹市場宣講活動,引發臆測...

京華城案涉貪延押 柯文哲等3人抗告遭高院駁回

台北地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等人涉貪案,3月28日裁定柯、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前柯辦主任李文宗自4月...

傳柯文哲水腎明動手術 民眾黨指北所沒說清狀況:儘速核准自費延醫

媒體報導,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今天第三度戒護就醫,預計明天進行手術。民眾黨說,透過北所新聞稿無從得知柯文哲實際身體狀況與就...

綠新北造勢引發藍綠互槓 江怡臻批卓榮泰造謠 質疑蘇巧慧默不作聲

民進黨昨在新北市板橋辦「人民是頭家」政策說明會壓軸場,行政院長卓榮泰大談中央臂助新北建設,但財劃法修法後,地方拿走中央3...

柯文哲身體不適!北所證實今晚戒護送醫 小草開心歡呼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天下午赴台北看守所遞申請書,要幫柯文哲申請自費醫生,怒批「難道要把柯P關到死嗎?」看守所對面也聚集多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