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肉搏戰!盧秀燕要登場 明現身藍營北北基反惡罷造勢

神秘買單是誰? 台積電最後一盤爆3.86萬張收1055元

台中五億高中生案…夏男被控殺人 台中高分檢不起訴確定

【重磅快評】李孟諺女友的聲明與陳佩琪的空巢期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妻子陳佩琪昨天被聯醫約談後,今在臉書貼文,指她看房子是感覺空巢期快來了。記者曾學仁/攝影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妻子陳佩琪昨天被聯醫約談後,今在臉書貼文,指她看房子是感覺空巢期快來了。記者曾學仁/攝影

交通部長李孟諺因婚外情請辭下台,外遇對象張姓女子發聲明,強調並非李購金屋藏嬌;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妻子陳佩琪昨天被聯醫約談,今在臉書暢談看豪宅是為紓解空巢期憂鬱症。兩人的高調各有千秋,但都不乏為李、柯止損的政治操作,有無效果?看倌自有評價。   

李孟諺長期外遇對象張姓女子被爆是陸配、住遠航前董座張綱維旗下的建案,由於李孟諺上任部長之前曾與張綱維見面喝咖啡,的確引發不小質疑。昨天張女透過綠媒發布聲明,文字簡潔精準,算是切中要點。

張女在聲明中除向李妻及其家人道歉,並說她是2009至2010年參加朋友聚餐認識時任北市衛工處處長的李孟諺,並發生感情,後來李赴台南任職即轉為朋友,並無始亂終棄之事;永和住處是她工作賺錢自購,和建商無關,更非李購金屋藏嬌。最後她不忘強調來台落地生根,已是台灣人,希望大家認同。

聲明中幾個重點都打中李孟諺被質疑之處,但貓膩在於2009至2010年的台北市長是郝龍斌,張女藉此力證賴清德、蘇貞昌並無「識人不明」的用意明顯;自力購屋及認同台灣則在撇清李孟諺是否有官商利益糾葛及國安疑慮,堪稱高明。 

但之前行政院發言人陳宗彥涉性招待,監委竟不予彈劾,後來被檢方打臉,起訴陳宗彥並求處重刑,但後面是否另有不法圖利已扯不清;這次李孟諺和張綱維之間究竟有無不可告人的內情,監院及檢調難道可以因張女一紙聲明就輕輕放過?

柯文哲的政治獻金案也是如此,柯妻陳佩琪繼用兒子名義開公司,又被爆看立法院附近的豪宅,吵得沸沸湯湯。柯文哲除了攘外,恐怕也要費力安內。

昨天陳佩琪被聯醫約談,今天在臉書貼文表示她確實有看房,還說那是因為感覺空巢期快來了,找些過去想做而沒做的事,印象中看房只有仲介陪同,沒見名嘴口中的全聯老闆林敏雄。

陳佩琪不說還好,一說到看房子,馬上有房仲群組爆料她其實不只看了一戶,總共看了3戶,光是停車一組三格最貴就要1600萬元,直呼「買房動機很強烈」,但也懷疑柯家口袋夠不夠深。

民眾黨政治獻金鬧得不可開交,多事之秋,陳佩琪想的是用兒子名義開公司,做小草的生意,已經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才被約談過,她竟能大談看屋的心情,還扯空巢期快來了,雖意在強調看房子是她家私領域的事,為柯文哲解圍,但一般人想的恐怕是這筆購屋款要從那裡來?小草們的心情會好嗎?  

根據公開資料,柯文哲夫妻申報存款是2464萬元、退休金422萬元,光是買一組三格的 停車位就要1600萬元,此時跑去看豪宅,上億購屋款要怎麼生出來?柯文哲不否認知道妻子在看房,但這個時候真的是看房的好時機?柯文哲要照顧好妻子的空巢期,又怎能管得了小草們的出走潮?

看房 柯文哲 李孟諺

延伸閱讀

陳智菡護陳佩琪買房可貸 游淑慧算自備款:也要現金滿滿

陳佩琪認看上億豪宅 趙少康:時機敏感不適宜

柯文哲夫婦出門上班遇抗議 獨派團體噴漆「一家都賊」

想換屋!陳佩琪證實「看上億豪宅」最新發文列4點說明過程

相關新聞

明年租補分攤 台中21.7億金額第一、北市自籌率四成最高

內政部日前以財劃法修正後地方自有財源增加為由,發函地方政府要求各縣市自籌一定比例的租金補貼經費,再度引發反彈。本報掌握,...

地方負擔租金補貼?盧秀燕難以答應:已經被刪32億了

內政部日前發函各縣市政府,明年起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經費將由中央與地方共同分攤。台中市必須負擔30%,與新北市並列...

民調/賴清德聲望回升至近五成 但不贊同度也走高

台灣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公布最新民調指出,賴清德總統總統聲望為,四成九民眾贊同賴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四成六不贊同。台灣...

獨/監察院長陳菊住院近半年 賴清德「私人行程」探視

監察院長陳菊因病請假迄今已近半年,近來陳菊因請假是否支薪一事引發外界關注;賴清德總統今天上午南下高雄鳳山參加台灣基督長老...

廢監院修憲有兩大難關 朝野共挺的18歲公民權就功敗垂成

民眾黨在立院提出廢監院修憲案,不過,根據修憲法定流程,修憲案就算在立院順利推動,最後一步公民複決門檻超高,票數要達到選舉...

未來「補假不補班」!人事總處刪規定 不再補班湊連假

今年下半年及明年度行事曆已出爐,行政院人事總處也公布,基於國人已習慣週休二日作息,因此在「政府機關配合紀念日與節日補假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