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虹安誣告判刑10月 綠批不知反省、藍力挺上訴

新竹市長高虹安被控誣告獲判10月,她今天回應表示,對於與誣告罪成立要件相悖的判決深感遺憾,並將提出上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竹市長高虹安被控誣告獲判10月,她今天回應表示,對於與誣告罪成立要件相悖的判決深感遺憾,並將提出上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竹市長高虹安因助理費涉貪一審被判7年4月停職中,由副市長邱臣遠代理,而她與旅美教授陳時奮的博士論文誣告官司今天也宣判,高虹安被控誣告獲判10月。高虹安今回應,對於與誣告罪成立要件相悖的判決深感遺憾,並將提出上訴。綠營竹市議員對此痛批高虹安不知反省與檢討;藍營竹市議員則力挺到底,支持她上訴捍衛清白。

陳時奮緊追高虹安的博士論文有無抄襲,2011年9月在臉書以標題「被指導教授除名的高虹安」發文,指「在李傑的學術履歷,高虹安被除名了」;2011年10月陳在臉書發文指「高虹安沒有自己的博士研究」。

高虹安為此控告陳時奮加重誹謗罪,檢察官處分陳時奮不起訴,陳時奮認為高虹安明知學歷不實興訟,自訴高虹安犯誣告罪。

高虹安今天透過親近人士表示,當年提告陳時奮時,並未憑空捏造事實或證據,無論是美國校方兩度給予學術論文無不當之函文,或資策會2021年已啟動內部調查並回覆她:「無智財權違法」,這些證據並經法院採為資策會自訴案不受理判決之證據,足可證明她並無誣告之故意,更無捏造事實或證據。

高虹安強調,對於與誣告罪成立要件相悖的判決,她深感遺憾,並將提出上訴。

民進黨籍市議員楊玲宜批,高虹安處處政治算計、政治操作的結果,就是讓自己身陷官司訴訟、爭議不斷、屢屢躍上社會新聞版面,「讓新竹人蒙羞!」很遺憾無論是涉貪案抑或是論文抄襲等案,依舊不見高虹安的自我反省與檢討。

國民黨團總召、市議員陳慶齡則支持高虹安上訴,他認為每個法官心證、見解不同,「換成其他法官也許會有不同法律見解」,國民黨團上下都支持高虹安上訴捍衛清白。

民眾黨新竹黨部主委、市議員李國璋表示,民眾對於司法的不信任度,已遠高於對政客的不信任度,這樣不公的判決已不讓人家驚訝,民眾也早已看慣。

李國璋說,他在2022年底曾赴新竹地檢署控告前市府在馬偕兒童醫院BOT案涉及圖利,但案件拖延了1年多,前1個月竟收到不起訴書,地檢署完全沒有調查,就草草結案,顯現出檢調和司法體系,現在做出什麼決定都不奇怪。

國民黨團總召、市議員陳慶齡則支持高虹安上訴,他認為每個法官心證、見解不同,國民黨團上下都支持高虹安上訴捍衛清白。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團總召、市議員陳慶齡則支持高虹安上訴,他認為每個法官心證、見解不同,國民黨團上下都支持高虹安上訴捍衛清白。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籍市議員楊玲宜批,很遺憾無論是涉貪案抑或是論文抄襲等案,依舊不見高虹安的自我反省與檢討。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籍市議員楊玲宜批,很遺憾無論是涉貪案抑或是論文抄襲等案,依舊不見高虹安的自我反省與檢討。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議員 陳時奮 高虹安

延伸閱讀

高虹安誣告陳時奮判10月理由曝光!法官:明知論文抄襲期刊

旅美教授陳時奮控誣告遭判10月 高虹安說話了

陳時奮自訴誣告挑戰「理工女」博士學位 高虹安今判10月

高虹安案只要無罪、不要緩刑 「水母」王郁文涉貪466元上訴了!

相關新聞

賴總統勝選周年 在野批賴「承諾全跳票」

賴總統去年一月十三日當選,已滿一周年。在野昨批評,賴勝選當天許下六大承諾全數跳票。國民黨立委李彥秀直指賴總統讓台灣陷入無...

政院: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已報院 代理孕母確定脫鉤

「代理孕母」是否開放合法化,曾是2024大選的重要議題之一,不過衛福部於去年研訂「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時,仍在最後關頭宣...

揭黑熊學院投陸委會255萬標案 羅智強:愛台更愛新台幣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今日表示,黑熊學院不只領政府補助,還接政府標案,黑熊民防教育協會去年曾投標,陸委會255萬的「國際及兩岸...

大法官人事案連綠委都卡關 7被提名人全軍覆沒

立法院會今天上午進行司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記名投票表決,司法院正副院長被提名人張文貞、姚立明等7位被提名人全軍覆沒。值...

考試院人事案 在野封殺柯麗鈴

立法院昨日進行考試院人事同意權案投票,考試院正副院長被提名人周弘憲、許舒翔分別以五十九票、一一二張同意票過半,順利通過立...

卓揆向賴清德借將 國安諮委馬永成將出任政委

向賴清德總統借將!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晚宣布內閣新成員,國安會諮詢委員馬永成將於本周起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未來將銜接府院全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