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劉家昌癌逝…前妻甄珍打破沉默為兒討公道 怒揭判決書:國家公認騙子

藍白聯手刪939億總預算 卓榮泰視察金門舌戰陳玉珍

【重磅快評】對盧業中不放心 還是解不開韓國瑜心結?

民主基金會執行長人事擱置已久,外傳韓國瑜打算九月親上火線,在董事會力薦屬意的盧業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主基金會執行長人事擱置已久,外傳韓國瑜打算九月親上火線,在董事會力薦屬意的盧業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壇有兩個人事案正在角力中,一是立法院會不會開臨時會審查NCC、考試委員人事案,一是民進黨持續卡台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人事案。兩案交集正是立法院長韓國瑜,民進黨以憲法忠誠義務對韓施壓,卻無視民主基金會執行長難產近兩個月,民進黨強調二軌外交有多重要,但遇到韓國瑜就變得無足輕重了。        

立法院臨時會開不開,成了朝野攻防議題。民進黨急於處理NCC、考試委員人事案,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稱已發函請立法院長韓國瑜盡速召集朝野協商,用臨時會處理人事同意權是立法院職責,也是憲法的忠誠義務。吳還說,解鈴還須繫鈴人,盼韓積極協調找出朝野都能接受的方式,不讓機關癱瘓空轉。

不過,要不要開臨時會,朝野各有盤算;民進黨只想處理NCC、考試委員人事案,國民黨盼處理選罷法,民眾黨則想一併審查吹哨者保護法。藍營放話,若只審人事案就沒有開會必要,接下來,端看韓國瑜如何接球。

其實,除了NCC、考試委員人事案,台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盧業中的人事案也是朝野關注話題。韓國瑜擔任基金會董事長都快兩個月了,但基金會執行長一職一直懸缺,必須要儘快處理,而人事卡關的原因正是綠營全力「卡盧」。

外傳,韓國瑜打算九月親上火線正面迎戰,在董事會力薦屬意的盧業中。如此一來,立法院臨時會是否召開,可能就是基金會人事案的重要觀察指標。 

但令人納悶的是,民進黨政府口口聲聲強調二軌外交有多麼重要,前總統蔡英文卸任前夕即傳出她將成立智庫,替國家培養人才,並接受各國邀約演講,做的就是二軌外交;民進黨成立黨外交培力營並訪美,行前賴清德還勉勵一番;同樣也是推動二軌定交。但回頭看看民主基金會,只因為盧業中是韓國瑜推薦的人選,就不惜讓基金會卡關停擺,難道二軌外交也成了政治攻防籌碼?

為了卡盧,民進黨提出似是而非的理由,主要為6月19日韓國瑜因主持立法院會議向 董事會請假,儘管已明示由盧業中接任執行長,但綠營董事們仍以韓國瑜不在場,無法針對盧業中做出說明為由,主張擱置人事案。

但民進黨真的對盧業中陌生嗎?還要韓國瑜親自說明嗎?其實盧在民主基金會擔任副執行長長達6年,嫻熟基金會業務,期間經歷王金平、蘇嘉全、游錫堃三位院長,如果蘇、游都不覺得有問題,為何民進黨會對他那麼不放心?還是捨不得基金會一年1.3億元的預算?     

韓國瑜雖擔任基金會董事長,但基金會每三個月要開會一次,執行長要向董事會負責,民進黨佔董事會優勢席次,要強力監督基金會運作也沒有問題,甚至盧業中被問到未來的國會外交是走賴清德路線或韓國瑜路線,盧業中都說基金會要以彰顯民主價值做為最重要目標,不正是基金會設立的宗旨嗎?

民進黨顯然還在打一個巨大的韓國瑜心結,正如吳思瑤所言,解鈴還須繫鈴人,盧業中的人事案,很可能是民進黨要打開的第一個結。

民進黨 盧業中 韓國瑜

延伸閱讀

綠營曝不遞臨時會提案原因 喊話韓國瑜速召集朝野協商

不提臨時會連署甩鍋韓國瑜?民進黨團喊話快協商人事案

正式發函韓國瑜召集黨團協商 民進黨團:速審人事同意權

柯建銘指韓國瑜為藍白毀憲亂政負責 葉元之駁:你才是

相關新聞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今起協商 部會文宣費擬全砍

朝野黨團今起密集協商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藍白黨團鎖定部會文宣費大砍預算。國民黨團提案全數刪除各部會媒體文宣費,數發部...

賴總統勝選周年 在野批賴「承諾全跳票」

賴總統去年一月十三日當選,已滿一周年。在野昨批評,賴勝選當天許下六大承諾全數跳票。國民黨立委李彥秀直指賴總統讓台灣陷入無...

政院: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已報院 代理孕母確定脫鉤

「代理孕母」是否開放合法化,曾是2024大選的重要議題之一,不過衛福部於去年研訂「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時,仍在最後關頭宣...

揭黑熊學院投陸委會255萬標案 羅智強:愛台更愛新台幣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今日表示,黑熊學院不只領政府補助,還接政府標案,黑熊民防教育協會去年曾投標,陸委會255萬的「國際及兩岸...

大法官人事案連綠委都卡關 7被提名人全軍覆沒

立法院會今天上午進行司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記名投票表決,司法院正副院長被提名人張文貞、姚立明等7位被提名人全軍覆沒。值...

考試院人事案 在野封殺柯麗鈴

立法院昨日進行考試院人事同意權案投票,考試院正副院長被提名人周弘憲、許舒翔分別以五十九票、一一二張同意票過半,順利通過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