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美琴出席亞洲生技大展 盼展會吸引國內外生技公司交流合作
原於25日舉辦的「2024亞洲生技大展」,因颱風順延至26日至29日舉行,副總統蕭美琴今天出席參觀,肯定台灣生技醫療量能,期待展會吸引國內外生技指標公司踴躍交流合作,促進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
今年生技大展亮點包含智慧醫療、再生醫療議題,生技醫藥研究法人單位、各家醫療體系展現了治療技術平台以及深耕生技產業的實力。
蕭美琴與衛福部部長邱泰源、亞洲生技大會主席李鍾熙、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忠勳等人出席生技大展,她頒發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潛力標竿獎」、「傑出新創獎」、「年度產業創新獎」予受獎單位代表,隨後走訪攤位,參觀「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區」、「精準醫療與基因檢測區」、「國家館區」、「政府學研區」、「產學育成區」等主題展館,了解專業分工的生技產業鏈。
近年台灣醫療界不斷躍進技術,開發疾病早篩判讀工具,以癌症來說,致死率達9成的胰臟癌,有「癌王」之稱,因早期症狀不明顯,被診斷出來時,多數已是晚期,無法開刀、用全身性治療的效果也不佳。
台大醫院團隊開發出世界首創的「胰臟癌人工智慧CT診斷輔助系統」,可提升腫瘤偵測率,這項技術在今年亞洲生技大展受到矚目。
使用AI人工智慧技術搭配高效能計算開發出的分析模型,能進行自動化處理與分析,提供醫師判讀參考,並提升胰臟癌的偵測率。台大內視鏡光學診斷暨治療中心主任廖偉智說,胰臟癌的治療關鍵是早期發現,腫瘤小於2公分時就被檢查出來並治療,治癒機會高達8成。
AI輔助診斷系統是邁向精準醫療的利器,今年的「2024亞洲生技大展」聚焦最新生物科技、健康產業新興趨勢,李鍾熙表示,大會規畫一系列活動,包含專業論壇、商機媒合,讓全世界看到台灣的新藥、創新療法、再生醫療等領域的創新進展。
因應台灣即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國科會發表「超高齡社會之精準再生醫學啟航計畫」,聚焦新興細胞治療方式及技術平台的創新研發。國科會生命科學研究發展處處長楊台鴻表示,人口高齡化是現在進行式的全球趨勢,衍生出慢性或退化性疾病、癌症治療,細胞及基因治療等新興醫療科技,有機會成為主要的治癒方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