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賀錦麗外交若傾向合作 台灣還能固執仇中?
拜登在評估毫無當選勝算之下毅然退選,同時舉薦副總統賀錦麗接棒。截至筆者撰寫此文時,美媒報導賀錦麗已獲得超過2000位民主黨代表的支持,跨過被提名所需的1976位過半黨代表,似乎賀錦麗九成以上的機會會獲得提名。與此同時,也有美國民調單位調查結果出爐,賀錦麗已超越川普2個百分點的支持,看起來賀錦麗是有機會繼任拜登,成為美國第一位女性總統。
美國的世界超強地位在衰退當中,二次世界大戰後,她和前蘇聯的冷戰對峙,形成世界的兩極霸權;後冷戰時期俄羅斯地位大不如前,中國崛起,但國際社會迄今仍是以美國獨霸的「一超多元」體系。美國總統是全世界最有權力及影響力的領袖人物,因此,美國總統外交政策的基本觀點如何,值得大家去探討深究。賀錦麗的外交政策目前受到各界的特別關注,原因正是如此。
但因為賀錦麗過去的涉外資歷不足,且專長是法律,從政經歷也很單純,除加州總檢察長之外,就是聯邦參議員,然後副總統;所以,即使她在參議員任內對於一些「涉外」法案涉入、也擔任過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及「國土安全委員會」委員、副總統任內出訪近20個國家,和150多個國外政治領袖見面、和習近平在亞太經合會(APEC)見面會談過,也代表拜登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及在瑞士琉森市舉行的「烏克蘭和平峰會」,但她的一些談話,是不是只是傳達拜登的意見?而非真正代表她自己的外交觀或國際觀?實在很值得大家推敲。
當然,最主要的是因為兩件事很重要,第一:賀錦麗是拜登的接棒人,「拜規賀隨」會被視為理所當然,所以賀錦麗仍會延續拜登路線,在國際社會上圍堵中國,以及對抗由莫斯科、平壤、北京到德黑蘭的「邪惡軸心」;另外則是在利用美國為首的大聯盟如北約,以及小型雙邊聯盟如美、日、韓、菲,以及印太聯盟等較中型的聯合對付美國的競爭對手。第二,無論如何,長期以來美國的對外政策是「兩黨一致」(bipartisan)的,因此,賀錦麗的外交政策對比拜登,甚至可以溯源到第一及第二次世大戰後,美國對國際秩序的大原則,不太可能改變。
美國著名刋物《政客》(Politico)在7月21日刋出「卡蜜拉·賀錦麗的外交政策會是什麼樣子」一文,很詳盡的把賀錦麗在外交場合的一些講話整理出來,其實很具參考性,可以讓外界多了解賀錦麗的國際觀。其中一些重點如下:
1,她是反對普亭的,認為俄羅斯犯了戰爭罪。對烏克蘭澤倫斯基她全力支持。
2,她對以色列的支持是有界限的,相較之下她更重視巴勒斯坦人的人權,所以她要求以軍在加薩地區立即停火。
3,在亞洲,她認為川普對中貿易戰輸掉美國利益,對中應該是「去風險」,而不是「脫鉤」。雖然,她對香港人權、新疆維吾爾人權都批評北京、對於南海衝突她對中國也不假辭色、以及對緬甸人權她主張通過美國兩黨一致性的立法去保障。
4,是我們台灣最關心的,她說過:「我們將繼續支持台灣的自衛,這符合我們的長期政策。」
Politico對於賀錦麗的國際觀提出一個觀點,很值得我們注意,刊物特別點出,基本上賀錦麗是一個對於「外交及國防事務的新手」,因此,一旦當選,她會非常依賴「幕僚」。《政客》特別提到賀錦麗副總統任內最倚重的幕僚是國家安全顧問,曾在歐巴馬和柯林頓政府任職的菲利普·戈登,以及擔任副國家安全顧問的麗貝卡·利斯納(Rebecca Lissner)。重要的是她倚重的幕僚被刊物稱為國際關係的「傳統主義派」(Traditionalists),以及「國際主義派」(Internationalist)。
國際關係理論複雜,但基本上分成兩大支,即現實主義學派及理想主義學派。前者代表學者如摩根索(Hans Mogenthau),主張以國家利益及實力為核心概念,後者如Robert Keohane 和Joseph Nye 主張國際規範及國際合作。傳統主義派及國際主義派比較傾向國際理想主義。川普事實上是回到偏執的美國至上的孤立主義,筆者覺得他是比較偏激的、非正統的現實主義派,是帶有「白人至上主義優越感」的現實主義派。
假定賀錦麗當選,一如《政客》所述,在國際社會外交政策上,她可能比較依賴傾向合作的國際理想主義,也許在國際社會外交對抗上會少一些,合作上會多一些吧?屆時台灣是不是還固執地把自己定格在仇中反中抗中上?當前台灣政府應該深思。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