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社團關切中正紀念堂轉型 文化部指分階段實施
台灣社、北社等本土社團今天指出,他們拜會文化部,了解中正紀念堂轉型進度,文化部表示將分階段實施,第一階段是三軍儀隊崇敬儀式,待7月召開的行政院「推動轉型正義會報」通過後將取消。
本土社團發布新聞稿指出,台灣社、北社、中社、南社、台灣東社、客社、台灣教師聯盟、新台灣和平基金會等本土社團於26日共同拜會文化部,暢談台灣文化政策、中正紀念堂轉型、台語文推廣保存等多項議題。
北社社長張葉森關心當前AI風潮興起,台灣文化政策以及台灣本土文化與國家意識如何善用台灣AI優勢地位。文化部長李遠表示,文化部的每一項政策都要有台灣文化意識,同時也在構思「廿一世紀台灣新文化運動」,成熟後自當向台灣社會報告。
北社副社長羅浚晅代表各社團詢問中正紀念堂轉型進度,文化部表示將分階段實施,第一階段是三軍儀隊崇敬儀式,待7月召開的行政院「推動轉型正義會報」通過後將取消。更改名稱曾經提出幾個方案,但都沒有通過,將再繼續努力。
至於銅像移除,文化部向本土社團表示,因為需要更多的社會共識,將先擴大辦理極受好評的「想像中正紀念堂的100種方式展覽」全台巡迴展出,讓民眾透過沉浸式體驗,了解中正紀念堂轉型可以帶來更貼近現代台灣社會營造發展需求,擴大社會支持,空間利用去個人、去威權,轉向民主與自由。
南社副社長蔣為文關切台語文保存與推廣,期待新成立的「國家語言研究發展中心」能優先考慮設在南部。
文化部表示,這幾年一直持續強化,現在政院已通過「國家語言研究發展中心設置條例」草案,作為國家語言研究、調查、保存、推廣、發展及資源整合的專業組織,送請立法院通過後即可施行。許多族群語言流失、消逝及斷層的危機將可積極改善。
文化部說,已規畫台語生活化方案,將推動「台語家庭」,設計可以讓獎勵金充分回饋台語文產業的辦法,創造家庭與文創雙贏局面。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