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廖峻兒質疑父遭打頭 發律師聲明:通報警方

拍板定案!傳美烏最快今簽署資源協議 文件曝光協商重大突破

五一前來一波!27共機出海 配合共艦「聯合戰備警巡」

【重磅快評】郭智輝的生命意義 大戰卓榮泰的非核價值

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只要修法並完成安檢。核二、核三可延役20、30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只要修法並完成安檢。核二、核三可延役20、30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追求生命意義,或堅守非核價值,這是賴政府閣員的大問題。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表示,非核家園是一種價值,如果失去價值,就像生命失去意義。經濟部長郭智輝昨(5)日卻說,只要修法並完成安檢。核二、核三可延役20、30年。郭智輝的生命意義要大戰卓榮泰的非核價值了嗎?

民進黨的非核價值彷如一座大山,郭智輝已經髮夾彎再彎;如果是一般人,怕不已經彎得不知生命意義何在了。

賴清德總統籌組新政府時,曾找童子賢、郭智輝、劉鏡清等業界人士組閣和入閣,童子賢婉拒,郭智輝和劉鏡清則應邀分掌經濟部和國發會。最特別的是,賴清德曾和三人討論過核能,知道他們不是公開挺核,就是不排斥核能。因此,一時間,社會上彷彿看見民進黨非核神主牌撼動的跡象。

新閣員承諾要解決業界和民眾關切的問題,但他們帶著理想上任,開始要實踐生命的意義時,卻紛紛撞上民進黨的非核價值大山。原來,神主牌仍然屹立。

除了郭智輝和劉鏡清都不排除核能外,核安會主委陳東陽也說2050淨零不排除要有核能,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更說他沒有反核神主牌。但卓榮泰一席非核價值的談話,新閣員紛紛髪夾彎。

郭智輝上任前說核能是乾淨的能源,馬上被蔡政府的經濟部官員糾正;上任後改口非核不變,核三除役勢在必行,顯然對卓榮泰的非核價值心領神會。但隔幾天又說核三可延役20、30年,連核二都拿到了續命金丹。

最近全球科技巨擘雲集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連賴清德都說台灣的上空光芒萬丈。但業者除關注地緣政治風險,也關切台灣能否穩定供電。或許台灣上空的萬丈光芒,再度照亮了郭智輝的人生道路,讓他有勇氣繞過非核價值大山,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

賴清德先邀挺核的童子賢組閣,後找非核的卓滎泰任閣揆,又把不排斥核能的一眾閣員塞給卓榮泰。卓榮泰則拿非核價值打臉閣員給賴清德看。賴清德對核能態度顯得曖昧,只等著藍白立委修法延役核電為他解套,而閣員則被迫在撞山和髪夾彎之間徬徨。

賴政府上台半個月,已經搞得閣員迷失價值,找不到生命意義。面對非核價值大山,閣員髪夾彎是政治生存之道;髪夾彎再彎,則是生命意義的覺醒與實踐。民進黨的價值命題,成為閣員的生命課題,卻是企業和民眾的生存難題。

核能 郭智輝

延伸閱讀

經長不支持補貼台電 藍嗆:否決千億追加預算剛好而已

郭智輝不支持補貼台電 柯建銘:暗打國民黨凍漲電價案

政院拍板國會改革案全覆議 卓榮泰:絕非升高朝野對立

經長鬆口修法核電廠可延役 柯志恩:請民進黨召委排審 

相關新聞

【重磅快評】當我們沉默:昨日柯文哲、今日黃呂錦茹

北檢偵辦罷免不實連署案,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從當庭釋放逆轉成羈押禁見;對比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的遭遇,不同罪名、一...

【重磅快評】網友問「陳菊走了?」很不妥,但違法嗎?

監察院長陳菊因病住院四個月,至今尚未出院。有網友在PTT貼文「陳菊走了?」警方立即組成專案小組偵辦,4小內火速追查貼文者...

【重磅快評】只顧追殺網友貼文 不辦林佳龍公然造謠

一個女網友昨晚在PTT貼文詢問,「脆有人爆料,監察院長陳菊剛剛過世了?真的假的?」警方竟火速以「散布謠言」,違反社會秩序...

【即時短評】怕輸的在野黨 要怎麼贏?

台北市長蔣萬安先拋出倒閣議題,今天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在藍白峰會後表示,倒閣救不了台灣專制獨裁;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說,賴清德...

【重磅快評】綠色迴力鏢 阿扁會向賴清德網軍求饒?

前總統陳水扁日前對賴清德總統喊話,不應隨意抹紅「XX同路人」;但因這句話,阿扁臉書被青鳥炎上,他今天意有所指貼文,「明槍...

【重磅快評】劉世芳指揮警方傳喚朱立倫?執政黨走回威權路線

內政部長劉世芳今天指出,警方會傳喚民進黨主席朱立倫、國民黨立委謝龍介和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不管警方是否真的要拿昔日被民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