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柯爸還好嗎?」柯文哲停留醫院半小時 面色凝重沉默離開

日JR長野站前爆隨機傷人…3人遭持刀襲擊急送醫 其中1人心肺停止

花旗銀行高階女主管陳屍英國住處 「頭部遭重創」疑認識凶嫌

京華城案 張銘祐:以城市利益考量 莫損及周邊市民生計

京華城案持續受關注。民進黨籍政治評論員張銘祐今天在廣播節目「寶島好銘聲」中表示,盼此案不要變成派系鬥爭、政黨鬥爭,而是要討論一件事情核心,對當地發展、對城市利益到底好不好。圖/取自寶島聯播網直播
京華城案持續受關注。民進黨籍政治評論員張銘祐今天在廣播節目「寶島好銘聲」中表示,盼此案不要變成派系鬥爭、政黨鬥爭,而是要討論一件事情核心,對當地發展、對城市利益到底好不好。圖/取自寶島聯播網直播

京華城案持續受關注。民進黨籍政治評論員張銘祐今天在廣播節目「寶島好銘聲」中表示,盼此案不要變成派系鬥爭、政黨鬥爭,而是要討論一件事情核心,對當地發展、對城市利益到底好不好?更不要造成周邊市民影響、生計影響,最後官逼民反,搞了一大圈之後,又查無不法。

節目來賓、資深媒體人陳志仁表示,京華城容積獎勵率從392%到840%始末要講清楚,不要讓外界認為這是一步到位,其中還有經過監察院認為容積獎勵率392%不妥,提出糾正案後,北市府調整為560%的過程,且調整為840%都經過都市委員會開會,經共識決後決議,蔣市府在今年3月回覆給監院的內容也指出,當中並無不法。

陳志仁說明,京華城容積率原先為392%,郝龍斌市府任內也收到監察院調查報告指出認為郝市府不能率而認定容積率為392%,但郝市府遲未就京華城容積率予檢討並糾正,直到2016年柯文哲上任才幫忙收拾爛攤子,才還京華城應得的容積率560%。

陳志仁指出,2021年京華城再依都市計畫法第24條拿到20%容積獎勵,並非外界所謠傳使用都市更新條例,且另外花費約44億元取得容積移轉30%,總計京華城才有840%容積率,過程中經過2020年7月30日、12月,隔年3月、7月不同委員會和審議調查小組後,都委會共識決通過,最後給京華城容積獎勵,一切過程皆合法取得,沒有任何一任台北市長圖利。

陳志仁表示,蔣萬安市府將既然在回給監察院的報告指出,該案沒有利益衝突跟瑕疵行事,就不能要求將企業合法取得的容積獎勵用「容積代金」來回收,對企業來說不公平也不合理,「這樣以後誰還敢來台北市投資」。

京華城容積爭議,北市議會成立調查小組,由國民黨市議員游淑慧擔任召集人。張銘祐質疑,京華城案也歷經郝市府時期,游淑慧和郝龍斌過去就是政治上的師徒關係,現在由她擔任調查小組召集人,難道沒有利益迴避問題嗎?

陳志仁指出,郝政府時期曾爆發雙子星弊案,涉案金額高達約700億元,游淑慧當時亦是郝市府團隊一員,卻沒看到她提出相關質疑;若要以現在緊咬京華城案的方式檢視,對當年雙子星弊案也應用相同標準,把事情說清楚,郝龍斌難道都沒責任嗎?

京華城 容積率 張銘祐 監察院

延伸閱讀

誰濫權?游淑慧翻出蘇貞昌嗆吵死了 點卡管等綠6大擴權

綠批國會擴權 游淑慧:過去8年擴權不嚴重?

520將卸任…游淑慧:蔡英文故意點3把火 要賴清德收拾

柯文哲開直播澄清3大案 游淑慧酸「教小草怎麼罵議員而已」

相關新聞

獨/柯爸病情有變化?柯文哲今晚向北所請假直奔新竹戒護探視

民眾黨前黨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等案被二度收押,據傳柯文哲父親柯承發今晚病情急轉直下,疑似發出病危通知,柯文哲依規定申請戒護...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今起協商 部會文宣費擬全砍

朝野黨團今起密集協商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藍白黨團鎖定部會文宣費大砍預算。國民黨團提案全數刪除各部會媒體文宣費,數發部...

賴總統勝選周年 在野批賴「承諾全跳票」

賴總統去年一月十三日當選,已滿一周年。在野昨批評,賴勝選當天許下六大承諾全數跳票。國民黨立委李彥秀直指賴總統讓台灣陷入無...

政院: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已報院 代理孕母確定脫鉤

「代理孕母」是否開放合法化,曾是2024大選的重要議題之一,不過衛福部於去年研訂「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時,仍在最後關頭宣...

揭黑熊學院投陸委會255萬標案 羅智強:愛台更愛新台幣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今日表示,黑熊學院不只領政府補助,還接政府標案,黑熊民防教育協會去年曾投標,陸委會255萬的「國際及兩岸...

大法官人事案連綠委都卡關 7被提名人全軍覆沒

立法院會今天上午進行司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記名投票表決,司法院正副院長被提名人張文貞、姚立明等7位被提名人全軍覆沒。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