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剴剴」保母認罪 他推測可能原因:純粹只是訴訟考量

全球股市慢慢收復失土 謝金河直指制約川普的關鍵是它

川普再轟「中國是全球頭號剝削者」!稱中國貨「多數不需要」

回侯友宜、蔣萬安憂心 卓榮泰:電價要用審議不是表決

行政院長卓榮泰上任今天主持第一場行政院會,台北市長蔣萬安、新北市長侯友宜列席。記者邱德祥/攝影
行政院長卓榮泰上任今天主持第一場行政院會,台北市長蔣萬安、新北市長侯友宜列席。記者邱德祥/攝影

行政院卓榮泰上任今天主持第一場行政院會,台北市長蔣萬安、新北市長侯友宜列席,兩人發言都聚焦能源配比與電價。蔣萬安在臨時動議提出北捷電價負擔重,盼放寬軌道用電補助時,卓榮泰回應,「電價是用審議的,不是表決的啦」,他說,民生用電如何降低成本是社會投資的一環,會納入考量,但交由審議委員會審議。

卓內閣首場院會,由國發會報告「整體經濟情勢」、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陳報「生成式AI對話引擎TAIDE成果」報告。蔣萬安、侯友宜親自列席,桃園、台中、台南與高雄均由副市長出席。

侯友宜在首輪發言時表示,聚焦能源轉型與中小企業。他指出,國家進步需要中央地方一起合作,面對人民,承諾的事情要全力兌現,他樂見卓榮泰提到強力打詐穩定供電災後復建。但經濟發展方面,人民期待穩定供電,能源配比至關重要,2050年淨零是首要目標,但如何達到穩定的再生能源,能否供電無虞,期待中央政府明確將能源政策向能源政策向民眾說明。

侯友宜也說,前幾天他和郭智輝談到能源及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占全體企業98%以上,如何協助數位轉型、低碳與智慧化,需要以更多力量來照顧,當庶民經濟遲遲未能拉上來,是造成人民生活的痛苦因素,商圈、攤商、傳統服務業一直沒辦法蓬勃發展,觀光資源能創造經濟產能,也有待改善。

據轉述,經濟部長郭智輝在會中回應,經濟部會全面考慮中小微企業的未來發展,低碳、數位化,我們會全力努力。供電能源政策,也是穩定供電為我們目標。卓榮泰則表示,此為原則性回應,細節將依序展開,也盼中央的努力,得到地方的配合。

蔣萬安發言時提出五大關心事項,談到電價時,他表示,捷運電價占營業費用13%,電價調漲後,北捷相關成本從18億增加到27億,增加了9億。現有的補助是針對軌道用電,希望可以擴大範圍,放寬到車站用電;供電成本低於平均電價,才能給予補助,也希望能放寬。

卓榮泰回應時說,「電價是用審議的,不是表決的啦」,他說,民生用電如何降低成本,是社會投資的一環,會納入考量,但交由審議委員會審議。

行政院長卓榮泰上任今天主持第一場行政院會,台北市長蔣萬安、新北市長侯友宜列席。記者邱德祥/攝影
行政院長卓榮泰上任今天主持第一場行政院會,台北市長蔣萬安、新北市長侯友宜列席。記者邱德祥/攝影

侯友宜 卓榮泰 蔣萬安 行政院 電價

延伸閱讀

蔣萬安、侯友宜親自出席卓榮泰內閣首次行政院會

卓榮泰首度主持行政院會 孫曉雅、羅森伯格現身拜訪

卓榮泰:新內閣沒有蜜月期 人民希望看到行政立法互動良好

蔣萬安議會舌戰國會改革!綠轟「藐視議會」 蔣反批雙標

相關新聞

民調/綠好感度呈死亡交叉 7成民眾認為政治介入媒體

美麗島4月國政民調顯示,賴清德總統執政不滿意度首度超車,與滿意度呈現死亡交叉,對民進黨反感的程度亦超越好感度,更有70....

民調/賴清德滿意度與不滿意度死亡交叉 信任度大跌8%

賴清德總統就職將滿一周年,藍白陣營近期狂打「反綠共,戰獨裁」,國民黨更號召群眾罷免賴總統。根據美麗島電子報最新民調顯示,...

強化經濟及國土韌性 卓揆盼立院支持4100億特別預算

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行政院拍板規模4100億元的特別條例草案,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赴立法院時再次說明...

美智庫調查 台對美信任度下滑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廿五日刊登題為「川普如何影響台灣與南韓大眾之對美國態度」評論,比對去年七月和今年二至四月的調查結果...

預算解凍報告 挨批「早就寫好,只是壓著不送」

網路前晚流傳一則訊息,內容是文化部主計處寄信提醒同仁,送出預算解凍報告時要「確認不會有被解讀成早早就寫好現在才送的字眼,...

神隱多日終現身 柯建銘京都「大休息」不忘「大成宮」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本月9日缺席立法院會及民進黨中常會,12日也缺席民進黨「向人民報告」新竹市場宣講活動,引發臆測...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