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何時喝咖啡較好?營養師曝2個時間點、這樣攝取咖啡因加速燃脂不復胖

坎城影后驚爆驟逝!罹患罕病2年不放棄 享年43歲

LINE出包快更新!「自動備份頻率」異常 聊天記錄恐全消

雙北刺客列傳/賴清德新北故鄉攻防戰 藍營若派李四川 綠傳鄭文燦備戰

機場捷運通車時,時任台北市長柯文哲(左)、桃園市長鄭文燦(中)與新北副市長李四川(右)曾一同出席,如今互動受關注。本報資料照片
機場捷運通車時,時任台北市長柯文哲(左)、桃園市長鄭文燦(中)與新北副市長李四川(右)曾一同出席,如今互動受關注。本報資料照片

布局2026,準總統賴清德的故鄉,400萬人口的新北成為綠營的重中之重。民進黨立委蘇巧慧看似勢在必得,但綠營傳出,國民黨若由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披掛上陣,層峰可能考慮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等重量級人士出征;綠營人士也證實,鄭表面雖按兵不動,但近期透過在新北企業界友人探詢地方意見,海基會董事長新職將是進可攻、退可守。

國民黨新北市長侯友宜2024敗選、2026卸任,綠營評估,2026將是光復新北市的最好機會。民進黨各派系人馬鴨子划水,隸屬正國會的內政部長林右昌透過職務積極聯繫各地宮廟、警消,強化與新北的在地連結;新潮流系的鄭文燦雖與新北淵源不深,近期也透過企業友人頻繁詢問地方意見。綠營地方人士說,新北戰略位子太重要,民進黨不可能拿新北開玩笑,無論對手是誰,實力才是硬道理。

蘇巧慧爭取新北市黨部主委一職,在正國會前立委余天宣布退選後,已篤定確定當選主委,能否拿到壓倒性的黨員票還待觀察,攸關她未來爭取新北市長的觀察指標。

綠營地方人士指出,地方對新北主委的共識人選就是蘇巧慧,但主委與市長選舉是一碼歸一碼,若蘇巧慧爭取市長門票,會讓人覺得「一人全拿」,尤其新北目前有意願者眾,對比當年因桃園市長人選難產而被徵召的鄭文燦,蘇巧慧主委兼市長人選,面臨的黨內質疑將更強烈。

地方人士說,蘇巧慧優勢就在與新北連結非常深,尤其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無論是在台北縣長時代,或擔任行政院長在新北的建設,都會成為蘇巧慧重要的養分;但蘇巧慧未有立委以外政治歷練,加上蘇貞昌的黨內外仇恨值不低,她也要概括承受。

綠營人士指出,鄭文燦在桃園執政成績有目共睹,即便這次桃園立委全軍覆沒,但市政實績難以抹滅,雖陷入相關爭議,挑戰總統大選可能會被放大檢視,但在市長層級,民眾看的還是治理城市能力,若能贏替綠營贏回新北,所有爭議都能翻頁,也可能更上一層樓。

林右昌近來動作頻頻,透過內政部業務,積極布局新北宮廟、警消業務,加強新北連結,綠營人士認為,林同樣有中央與地方歷練,加上仇恨值低,只要能夠強化與新北連結,確實也是熱門人選。

綠營地方黨務人士指出,相較藍營面臨侯友宜態度與將班人選混戰,加上民眾黨立委黃國昌的藍白分合問題,關係錯綜複雜,綠營就相對單純,黨內初選誰有實力勝出,就由誰出馬。

內政部長林右昌積極布局新北。本報資料照片
內政部長林右昌積極布局新北。本報資料照片
民進黨立委蘇巧慧(中)同額競選新北市黨部主委,爭取新北市長門票態勢明顯。本報資料照片
民進黨立委蘇巧慧(中)同額競選新北市黨部主委,爭取新北市長門票態勢明顯。本報資料照片

李四川 蘇巧慧 賴清德 鄭文燦

延伸閱讀

鄭文燦出席鄭成功中樞祭典 同台荷據台末代總督後裔

邀排球隊看「排球少年」電影 蘇巧慧勉勵學生永不放棄

挾黨部主委2年後選新北市長? 蘇巧慧:提名權在黨中央

邱垂正、鄭文燦掌陸海兩會 學者:兩岸交流還是得看賴清德

相關新聞

陸配亞亞依親居留遭廢 移民署今強硬聲明:限期離境否則強制出境

陸配網紅劉振亞在抖音經營頻道「亞亞在台灣」,逾46萬人追蹤,日前遭檢舉影片鼓吹大陸武力統一言論,移民署約談調查,認定她言...

獨/國會去年大亂鬥 多名藍委收到檢方傳票

立法院去年底闖關3大法,朝野爆發肢體衝突,據了解,民進黨立委對多名國民黨立委提告傷害罪,有多名藍營立委收到檢方傳票。國民...

AIT:促進美台合作共享價值 曾贊助黑熊學院

新黨台北市議員侯漢廷質疑,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創辦的黑熊學院曾接受美國在台協會資助。美國在台協會今天表示,提供贊助給廣泛社會...

立院將處理覆議案 林右昌盼朱立倫黃國昌懸崖勒馬

立法院11日起將處理總預算、財劃法修法覆議案。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今天說,明知機會渺茫,但民進黨還是期盼藍白兩黨能同意覆議...

民進黨內訌 柯建銘槓王世堅、王定宇

民進黨上演茶壺風暴,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槓上民進黨立委王世堅、王定宇,「雙王」昨質疑,柯建銘認知出了問題,該去做精神鑑定。...

台積電加碼對美投資 政院:持續強化合作 創造互惠共贏

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行政院指出,正面看待台積電海外佈局,也期待台灣與友盟間的互利共贏;對於台積電新一階段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