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弱勢家庭困窘 三餐變兩餐想辦法活下去

藥師盼「有權限註記過敏史」 健保署:將諮詢相關單位意見

冷氣團來襲有被冷醒的經驗 醫曝「這些部位」保暖重要

議員揭「柯文哲早知契約獨厚台智光」 2次契約變更都沒修正

台智光案引發前後任台北市長戰火,台北市長蔣萬安(右)、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左)近日頻頻隔空交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智光案引發前後任台北市長戰火,台北市長蔣萬安(右)、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左)近日頻頻隔空交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北市前市長柯文哲、現任市長蔣萬安近日因台智光案隔空交鋒,柯說自己忍台智光8年。議員洪婉臻今揭露,2019年北市府就知道郝市府簽訂的母約有許多獨厚條款,柯3次契約更變機會只選擇變更小地方,形同打假球;民眾黨發言人吳怡萱回應,洪的爆料是選擇性露出資訊,誤導社會大眾。

洪婉臻指出,北市資訊局2019年專案報告內容,就提到有關台智光與市政府的「權利義務」關係,內容有許多獨厚台智光的條款,包括北市府對台智光(下稱乙方)免徵使用費、提供乙方單一窗口處理事務、協助乙方解決用戶迴路建置相關阻礙、協助行政協調、協助乙方取得道路挖掘許可、協助請金融機構提供乙方融資、捷運設施使用費,協助乙方爭取優惠價格。

洪婉臻說,最為人所詬病的是「市府各單位對於台智光有優先租用的義務」,最後還要備註「本府將盡最大努力協助得標廠商辦理上述事項」,替台智光跨局處一條龍服務到好,宛如保母侍奉台智光,一般市民要跟市府洽公能得到這麼貼心的服務嗎?

洪婉臻表示,資訊局彙整時間軸,市府曾經在2012年4月19日(郝市府)、2015年5月29日及2019年2月27日(柯市府)進行3次契約變更,為何有3次契約變更機會,卻不好好檢視哪裡該修正?只針對建設期程、變更費率提報時間做討論,不改大方向,只選擇性的變更小地方,形同打假球。

洪婉臻發現,截至2023年12月台智光總電路數僅3萬戶,北市府占8成5、1成5為民間企業與家庭用戶,北市府還扯「台智光安排是要給全市民最大福祉」,結果是慷全民之慨來養台智光,「如果還不能說是圖利廠商,那什麼叫圖利廠商?」

吳怡萱回應,當時資訊局修改契約,是將「網路服務」限縮在「光纖服務」,以藉此跳脫被不平等條約綁架的現況,增加機關可以不使用台智光的彈性。修改契約必須要「雙方合意」,柯市府時期針對母契約「優先租用」產生疑慮,過程中也積極詢問法律顧問進行解約之可行性評估,得到的結論皆是「除非台智光無法滿足機關需求」,否則就必須按照母契約「優先租用」台智光之服務。

吳怡萱說,若要終止契約而不必賠償台智光的損失,那必須要在台智光經營不善或有其他重大情事才能構成解約條件,也就是一切的源頭都來自於不平等的母約,而柯市府只能想方設法跳脫母約框架,做出最大限度的努力。如今已確定出現「重大情事」,呼籲議員應具體監督、要求蔣萬安著手解約,把不平等條約一次解決。

北市資訊局2019年專案報告中,就提到有關台智光與市政府的「權利義務」關係,內容有許多獨厚台智光的條款。圖/北市議員洪婉臻提供
北市資訊局2019年專案報告中,就提到有關台智光與市政府的「權利義務」關係,內容有許多獨厚台智光的條款。圖/北市議員洪婉臻提供

北市 台智光 吳怡萱 柯文哲

延伸閱讀

馬英九稱九二共識讓兩岸不打仗 柯文哲:不只這個方法

2028起手式?盧秀燕今宣布訪新加坡 蔣、柯、賴都去過

提前布局2026?柯文哲、黃珊珊見「小草」 360人擠爆北市議會

柯文哲任內寶林茶室遭檢舉未稽查?吳怡萱:牽拖式爆料

相關新聞

政院: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已報院 代理孕母確定脫鉤

「代理孕母」是否開放合法化,曾是2024大選的重要議題之一,不過衛福部於去年研訂「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時,仍在最後關頭宣...

揭黑熊學院投陸委會255萬標案 羅智強:愛台更愛新台幣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今日表示,黑熊學院不只領政府補助,還接政府標案,黑熊民防教育協會去年曾投標,陸委會255萬的「國際及兩岸...

大法官人事案連綠委都卡關 7被提名人全軍覆沒

立法院會今天上午進行司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記名投票表決,司法院正副院長被提名人張文貞、姚立明等7位被提名人全軍覆沒。值...

考試院人事案 在野封殺柯麗鈴

立法院昨日進行考試院人事同意權案投票,考試院正副院長被提名人周弘憲、許舒翔分別以五十九票、一一二張同意票過半,順利通過立...

卓揆向賴清德借將 國安諮委馬永成將出任政委

向賴清德總統借將!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晚宣布內閣新成員,國安會諮詢委員馬永成將於本周起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未來將銜接府院全社...

雙城論壇可能喊停 陸委會今說明立場

今年台北上海雙城論壇預計下周二(十七日)登場,此案仍在賴政府審查階段。知情人士透露,鑒於預定舉行的日期趨近,陸委會預定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