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苗栗公館今晨6.2度!小年夜北台10度以下 除夕初一極寒冷

出手救TikTok! 川普提議合資:美國持有50%股分

蔡總統未登太平島 陳以信:民進黨南海政策恐全盤失敗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圖/本報資料照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圖/本報資料照

前總統府、國安會發言人陳以信28日表示,蔡政府長期對南海主權、南沙太平島經營態度消極,沒有任何積極作為,蔡總統若卸任前始終未登太平島,恐更證實民進黨在南海政策上全盤失敗,未來對我在南沙主權維護、海洋權益伸張,都恐怕會產生不良影響。他同時呼籲總統當選人賴清德,說明未來賴政府的南海政策,是否支持蔡總統應在任內登上太平島,或應以現任副總統身份前往太平島,為蔡總統主持島上工程啟用儀式。

陳以信表示,若蔡總統在卸任前都無法到國土最南邊的太平島視察,對不起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擁有太平島與南沙諸島的主權是無庸置疑,中華民國總統在南沙機場、碼頭完工後,除陳水扁總統外,馬英九總統2016年1月28日也在各方壓力下登島,若蔡總統在卸任前始終不登太平島,就會成為唯一的例外。蔡政府對南海主權、南沙太平島經營態度消極,沒有任何積極作為,蔡總統不登太平島,更證實在南海政策上全盤失敗,對主權維護、海洋權益伸張,在未來都恐怕會產生不良影響。

陳以信說,近期美中在南海爭霸,對我國而言已有負面衝擊,包括去年11月初美中軍艦都進入太平島周遭12浬內,當時他不斷提出對此須有所主張,否則在國際法上有禁反言的效應出現,未聲索主權,肇致對方將之作為我自我放棄主權的證據,當時蔡政府治下的海巡署卻給出錯誤訊息,誆稱美中軍艦未進入12浬,而是在13.4浬處,一直到美方衛星偵照圖顯示美國軍艦確航行在太平島距岸9浬海域內,海委會才遣海巡署向他私下表示歉意,但公開仍未作出任何正式聲明。這代表我國目前在南海政策與太平島主權地位上伸張不足與退縮處。

陳以信說,馬政府時期就希望擴大太平島在國際上的運用,尤其在科學研究或人道救援上。蔡英文政府上任後,南海政策也維持這樣的方向,但卻只是說說而已,完全沒有做,並未促成在太平島上更多國際合作或人道救援實績,甚至現在到底還有沒有人在太平島上註冊戶籍居住,即高雄市旗津區中興里20鄰,過去馬政府時期曾有一位南沙醫院的護理師籍設當地,此舉象徵的是政府的態度,就如同日本有許多民眾甚至國會議員藉設彈丸大小的沖之島礁一樣,蔡政府的國家態度在哪裡?

陳以信表示,同樣的問題他也要問總統當選人賴清德,賴政府的南海政策在哪裡?將如何經營南沙太平島?蔡英文若卸任了都拒登太平島,賴清德要不要先登島?或主張蔡總統應先登島?這是蔡英文民進黨政府在主權態度上的軟弱、南沙經營政策上的消極,讓國家重要的主權所在受到委屈,也使得我們在根據聯合國海洋公約應有相關海洋權益有受損的風險,這都是蔡政府無法向國人交待的地方。

南海 太平島 蔡英文

延伸閱讀

1年役新兵明報到!徐巧芯爭取進國防委員會 最不滿國防部這方案

台南市立委開票結果/第六選區三腳督之爭 陳以信臉書致歉、陳永和貼文「銘謝賜票」

台南第六選區立委「三腳督」 王定宇、陳永和、陳以信最後衝刺

地方政見引選民關注 王定宇、陳以信互控「對地方不了解」

相關新聞

1年期義務役陸續退伍 36%役男分到主戰部隊

去年一月國防部恢復徵召一年期義務役士兵,首梯新兵春節前已退伍。在一年徵兵制上路前,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當初在行政院記者會宣...

不想留營?志願役賠錢退伍暴增

國軍人力狀況持續亮紅燈。選擇賠錢提前退伍的軍士官人數,由二○二○年的四○一人,暴增到去年的一五六五人,約為四倍之多。

台船:海鯤艦重量控制誤差0.5%內 絕對潛得下、浮得上

國造潛艦海鯤艦預計4月出海測試,針對外界曾指海鯤艦「潛不下去、浮不上來」,台船總經理蔡坤宗今天強調,海鯤艦的重量控制非常...

美智庫台海兵推首度納入核武 15次僅5次擊退解放軍

英國金融時報十三日報導,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與麻省理工學院(MIT),首度針對台海戰爭中核武使用情境進...

美軍超強秘技曝光!台海若爆發衝突 戰力可瞬間暴增5倍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台灣距離美軍太平洋各基地動輒數千里,未免台海爆發衝突「遠水難救近火」,美軍積極發展「海上飛彈裝...

向美採購M1A2戰車本月抵台 軍品配件今先運抵基隆港

我國向美國採購的首批M1A2戰車,預計本月間抵台,部分軍品配件今天上午已由先由陽明海運營明輪運抵基隆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