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直播/川普宣誓就職典禮 川普與拜登抵達國會大廈

菲女在十分車站拍列車駛過身旁美照 張開雙手被撞受傷

高雄驚見男子陳屍出租套房 疑遭殺害身旁有沾血鈍器

【專家之眼】富察難以承受的政治「關心」

台灣八旗文化出版社總編輯富察(李延賀)今年3月赴大陸被捕。圖/取自臉書
台灣八旗文化出版社總編輯富察(李延賀)今年3月赴大陸被捕。圖/取自臉書

同時擁有大陸與台灣身分證件的富察(李延賀)在陸被拘事件再起喧囂,原因是早有300名文化界人士連署關注該事,最近又有活動提訴求,希望各總統參選人能提出具體保障民眾的做法與回應。在賴陣營當天回應後,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21日開轟政府,兩岸現在「完全不溝通」,以致這類事情無法解決。

面對此事,大多數台人願望是純良正直的,希望富察早日回到妻小身邊。然而,看少數人操作手法,卻有只為特定政治勢力服務的嫌疑,也莫名所以。

說是政治操作,是因為活動第一目標,理當是讓富察返台。而目前使被拘人民返家策略,大約有二:一是把事情鬧大到國際關注,二是低調配合中共制度運作。無論何種,應該尊重家屬願望。畢竟後果由家屬直接承受,富察小孩年紀尚幼,需要父親,妻子一人在台照顧工作,還要兼顧營救另一半,與富察在陸親人的處境,蠟燭多頭燒,心中之苦,外界恐怕難以想像。

但面對如此情況,出面帶風向的人,卻是刻意把事件鬧大,並未獲得家屬授權,更別說有任一家屬曾出面表態。這在道德上是否有缺?不僅帶風向的人應該自省,300名連署人恐怕也不能脫卻責任。且看最近兩類似案例,李明哲妻子選擇把事情鬧大,搞到後來連探監都不被允許,外人給予尊重;而這次活動出面者之一的李孟居,之前被拘並審訊期間,雖有前者示範,家屬卻仍是選擇低調行事,當時聲明歷歷在目:請大家給家屬更多的空間,尊重家屬的隱私,讓他們持續為李孟居的案情釐清與後續處理,能心無旁騖做最大的努力及準備。

結果現在卻是要各總統參選人提出具體保障民眾的做法。奇怪的是,有公權力、可以代表台方去談的只有政府,但似乎沒見到帶風向者專門對執政黨該做什麼提出針砭建言,就是訴求國際,現在又把在野黨一併帶上,模糊台人付託的權力者責任。招數高明嗎?恐怕未必。

這就進入了之前所說的莫名所以。活動訴求之一是盼總統參選人能夠在政治場域中,給予台人面對的潛在安全風險提出明確具體的防範措施,不要只是做政治表態或推託給業務承辦單位。

理當得分的賴陣營,當天下午迅速作出似乎具有黑色幽默的回應,因為完全符合帶風向活動的「不要」。賴營先把對岸政府罵一頓,再針對富察案表示,政府相關部門從案發開始,一直持續關注案件發展,也在家屬同意下,對社會發布富察處境及安全無虞消息,並全力提供家屬需要的協助。最後並稱,政府鑒於本案和許多類似案例持續發生,陸委會也整理出可能觸犯中國國安部門的行為態樣,並不斷提醒國人,如非必要,暫時不要前往中國。該點出的是,賴營的辦法就是沒有辦法,而先罵對方的政治表態,是只想到選舉操作,沒有考慮到富察人在對岸的處境。

柯文哲反應從選舉競爭來說直指核心:政府應該出面處理。蔡政府回他則是自我否定,說中共近年來以國家安全為由接連逮捕拘禁外國人士,各國政府都嘗試溝通交涉,但都幾無成效。中共最近民族自尊與國力日強,不可能沾上示弱外國嫌疑,而陸委會之所以稱大陸委員會,就是兩岸間有特殊關係,陸委會拿外國類比,是唬不懂兩岸關係人士。尤其美國也救不出人來說法,等於在說帶國際風向無效,應能給關心此事者一些啟發。

至於出席者之一的李孟居,理應最了解當事人及家屬痛苦,現在扮演角色卻如此衝突,沒看到他的解釋,有些遺憾。這不僅包括自己被拘與現在「關心」別人時的矛盾態度,也包括在他期滿出獄,因附加刑無法離開中國大陸時,他家屬忍不住發出聲明,除了希望對岸政府能盡快讓李返台外,並表示,家屬至今仍然不知道他被抓捕的真正原因及當時場景,不知是否中國有關單位不願太快曝光,才對他採取這樣的措施。

結果隔日他家屬接受中央社專訪時,看來卻是挺清楚的。說李孟居被捕是因行李有聲援長榮航空罷工的小卡片,以及5張寫有「香港加油」的單張,引起海關注意。家屬還轉述,李當時在中國律師建議下認罪。被迫錄影時,曾被問到有哪些組織或人士支持反送中?李因擔心牽連他人而絕口不提,最終看到的影片是經多次錄製後剪接而成云云。

我們推測這類前言不對後語說法是因家屬關心則亂,只會表達同情不好多說什麼,但真正關心富察的朋友們,又何忍讓他面對如此風向,乃至於破壞家屬殷切盼望呢?在台灣搞政治不能失去人性,想幫富察者,要考慮清楚了。

兩岸關係 富察 李孟居 陸委會

延伸閱讀

柯文哲批政府對富察被捕裝沒事 陸委會稱已與陸方交涉

陸促兩岸融合發展 陸委會:對岸一廂情願

大陸公布福建對台示範區文件:鼓勵台人領居住證、購房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朝鮮半島再較勁 真功夫與假把式

最近朝鮮半島風雲再起,韓國與朝鮮空飄宣傳戰大打出手,叫陣喊話讓各方感到情勢升溫,但國際社會正逢多事之秋,俄烏衝突難分難解...

【專家之眼】看看柯文哲 人民不會怕嗎?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台北市長任內京華城容積圖利案遭到羈押,其中產生一系列爭議,既是民主法治教育的好教材,也有台灣政治發展的...

【專家之眼】南海聯合軍演增多 威脅台灣戰略安全

近半年來,南海地區緊張持續升高,區域內、外國家接二連三舉行單邊、雙邊、或多邊的聯合軍演。

【專家之眼】談談共軍駐港澳部隊跨國演訓政治意涵

今年7月5日至18日中國大陸解放軍與寮國軍方針對「聯合防衛作戰行動」,共同舉辦「友誼盾牌-2024」(Friendshi...

【專家之眼】中共導讀政治文件與社會教育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已於7月18日落幕,會中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專家之眼】賀錦麗外交若傾向合作 台灣還能固執仇中?

拜登在評估毫無當選勝算之下毅然退選,同時舉薦副總統賀錦麗接棒。截至筆者撰寫此文時,美媒報導賀錦麗已獲得超過2000位民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