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俞大㵢將接任駐美代表 李淳駐歐盟兼比利時代表

勞保年改 賴侯柯都主張持續撥補 但均無具體期程

內政部:安檢不合格公寓大廈 限期2年成立管理組織

內政部今天公布,公寓大廈未成立管理組織、且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或消防安全檢修有不合格情況者,經地方政府通知後,一律限期2年內,需成立管理組織及完成報備,強化安全維護管理機制。

內政部營建署透過新聞稿表示,民國110年10月14日發生高雄城中城大樓大火事件,造成46死43傷。事發後啟動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修法,增訂第29條之1及第49條之1,並在111年公布施行,強制危險公寓大廈應成立管理組織及進行自主維護管理。

營建署說,修法過程中,同步與地方政府展開集合住宅(H2)公安檢查,項目包含避難層出入口、安全梯、昇降設備、緊急供電系統等,更要求8樓以上未達16樓的住宅要進行申報,未來每3年申報一次,並在114年1月起,擴大至6樓以上未達8樓建物。

內政部今天公布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訂定的「公寓大廈有危險之虞之認定要件及成立管理委員會或推選管理負責人並辦理報備之期限」,明訂公寓大廈未成立管理組織且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或消防安全檢修有不合格的情況者,經地方政府通知後,一律限期2年內需成立管理組織及完成報備。

營建署表示,這次公告重點,主要從生效次日起14日內,地方政府針對建物總樓層數為11樓以上,有危險之虞者,需向中央提報清查計畫,並依照各縣市所清查的案件數多寡區分清查期限,縣市政府需於清查期限內完成清查、認定與輔導工作。

營建署強調,所有的清查工作都是逐案進行現場勘查,目的是為了逐案確認公寓大廈是否符合危險的要件與未來通知應履行限期成立管理組織的對象,來落實強化既有建物的安全維護與管理。

營建署指出,建物總樓層數為11樓以上,只要防火避難設施或消防安全設備有一項檢(複)查不合格,就屬有危險之虞的公寓大廈。地方政府應於清查作業完成後,3個月內通知公寓大廈全體區分所有權人,最遲應在2年內成立管理組織及完成報備辦理。

營建署說,未來經通知、輔導等程序後,逾期仍未成立管理組織並辦理報備的危險公寓大廈,將可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按戶裁罰,可處新台幣4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辦理,屆期仍未辦理者,得按次處罰。

營建署表示,對於認定要件,未來將持續滾動檢討,地方主管機關也得評估執行量能與轄區實際需要,在必要時公告擴大認定要件的適用範圍。

營建署說,為協助地方政府落實執行,已在「全國建築物耐震安檢暨輔導重建補強計畫」分4年匡列8000萬元經費,補助地方政府輔導成立管理組織,加速危險公寓大廈成立管理組織,112年已補助10個縣市,113年的補助計畫正由地方政府提出申請中。

公寓 建築 內政部

延伸閱讀

綠地7棵大樹變「竹竿」 南市南區區長自請處分

洗刷行人地獄汙名 內政部長林右昌視察彰化市通學步道

3萬元房貸補貼上路100小時 申請數飆破35萬人

3萬元房貸補貼申請數飆破35萬人 營建署:三大雷區誤踩

相關新聞

被賴清德推薦!林昶佐宣布遞件加入民進黨 為2024大選全力輔選

無黨籍立委林昶佐今天說,他已經正式遞件加入民進黨,感謝民進黨主席賴清德的推薦,參與協調的國際工作已經告一段落,多位戰友們...

華視YT播偏綠節目 公視董事質疑

華視YouTube頻道播放三立前主播廖筱君製播的網路政論節目,引發外界質疑「打擦邊球」,藍營批公廣集團淪為側翼,公視董事...

獨/華視YT播廖筱君網路節目 公視董事今開第一槍 學者:館長也可嗎?

華視YouTube頻道播放三立前主播廖筱君製播的網路政論節目「REAL TALK真實對話」,引發華視染綠質疑。公視董事徐...

已提告!澄清與女子親密影片 鄭文燦:我不是影中人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被爆出和女子過從甚密的影片,引發社會關注。鄭文燦今天在臉書嚴正提出三點,指該網路影片是移花接木,強調自...

王鴻薇指論文沒補正 潘孟安稱「烏龍爆料」:9月8日已提交

高師大日前判定屏東縣前縣長潘孟安碩士論文有瑕疵,要求兩個月更正並抽換論文。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天指潘孟安沒抽換,批潘的學術...

蔡總統國慶講話:和平是兩岸唯一選項

昨天是中華民國一一二年國慶,蔡英文總統發表任內最後一次國慶講話。兩岸方面,她重申堅守「四個堅持」,並表示「和平是兩岸的唯一選項,以維持現狀作為各方的最大公約數,就是確保和平的關鍵之鑰」;全球都已體認到,台海和平穩定是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任何一方不能片面改變現狀,兩岸分歧須透過和平方式解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