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COP28峰會/全球冷氣碳排 2050年要減少68%

788位綠營基層上書 再控李正皓偷拍、威脅女性不宜合作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左二)徵召前時力成員吳崢(左一)、曾柏瑜(左三)參選中和及大新店選區立委,並在永和與政治評論員李正皓(右一)合作,在黨內引發反彈。本報系資料照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左二)徵召前時力成員吳崢(左一)、曾柏瑜(左三)參選中和及大新店選區立委,並在永和與政治評論員李正皓(右一)合作,在黨內引發反彈。本報系資料照

民進黨在新北市立委徵召作業引發基層質疑不夠透明,尤其永和區和藍營背景、涉及性平爭議的李正皓合作,反彈最為激烈。基層綠營國會與議會助理、政治工作者及民進黨支持者發起連署,共788人參與,並在昨晚發出共同聲明提出「黨中央請慎重考慮是否與李正皓合作」、「合作及徵召的機制應更加明確」兩大訴求。

連署聲明表示,李正皓始終在扭曲事實、偷換概念,沒有正面回應他企圖威脅女性一事。透過地檢署採認、法院採認的正式證詞與證據,顯示李正皓透過親密影片威脅女性,是存在的事實。這不是抹黑,更不是造謠。

連署聲明指出,然而這幾天李正皓的說明,只看到他如何投機取巧地偷換概念,綠營基層依據檢察官、法官採用的證據,扣問他威脅、企圖控制女性的事實,他卻回以「勝訴」,甚至說自己是「遭設局」的說法,閉口不談法庭所採用有明確威脅事實的證據,也無視「偷拍、威脅是否為真」 與這些訴訟勝負毫無關係,持續誤導社會大眾。

連署聲明表示,李正皓一直試圖將議題導向「私領域」,而要競逐立法委員的人,不應該默視其威脅女性,對於公共價值的影響。李正皓一再地刻意扭曲、偷換概念,並無法改變威脅、企圖控制女性的事實,更讓社會大眾看到他試圖顛倒黑白、毫無悔改之意,這樣的合作對象,真能成為民進黨的選擇嗎?

連署聲明指出,民進黨一直堅守的性別價值不能退縮。親密關係不再只是「私領域」議題,而是公共議題。民進黨是關心性別、是與女性站在一起的政黨,這也是民進黨支持者能夠驕傲地說,「我們跟其他兩黨不一樣」的原因。近期台劇「人選之人」中,描述了女性的職場困境,以及受到私密影像威脅的心情,也看到劇的末尾,許多人因為公正黨主席做出的決定而感動;如果民進黨想要匯聚年輕候選人與造浪者的支持,那雙打算牽起並且一起迎向勝利的手,就不應該是趙昌澤的手。

再者,連署聲明也提及,合作及徵召的機制應更加明確。在選舉策略上,並不反對奇兵刺客,更尊重黨內的相關機制,只希望能將決策的機制、考量、標準更加的明確化,就像過往的初選,當規則明確,即使有意外落馬的候選人,讓大家深感惋惜,但每一個人都尊重民調的結果,並且立基於此團結在一起。

連署聲明表示,理解與奇兵刺客的合作多是因選區艱困,進而產生選舉策略上的調整,但仍然期待,未來在合作與徵召的過程中,黨中央能說明決策機制、審慎選擇不違背黨內價值的人物,避免爭議損害政黨形象。

連署聲明文默寫道,作為青年政治工作者,發起這份連署並不是為了分裂陣營,而是為了共同的未來,向所有選民辯證民進黨所應堅守的價值。因為對黨有期待,也對黨主席賴清德的改革三支箭正面肯定,但不願黨在此刻因為錯誤的人選,傷害黨的形象與改革初心。

2024大選 立委選舉 李正皓 賴清德

延伸閱讀

就是不滿李正皓!民進黨永和區主委建議黨中央「重新徵召」

民進黨提名小組今開會 黨內籲「黑箱徵召」應調整

不滿禮讓李正皓!民進黨永和里長報備參選 黨中央回應了

綠憂與之合作流失政黨票 李正皓:全國議題會站在一起

相關新聞

彰化四選區/鄭俊雄挑戰陳素月 員林成關鍵

彰化縣第四選區民進黨立委陳素月爭取四連霸,國民黨提名縣議員鄭俊雄對決。陳素月挾現任優勢,加上綠營深耕員林票倉,又有中央資...

不捨施明德 韓國瑜:被關了20多年,看到現在的民進黨會掉淚

國民黨首席不分區立委參選人韓國瑜傍晚到台中市替北區、北屯區立法委員參選人黃健豪站台。他舉住進加護病房的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

盧秀燕率藍小雞 幫蔡壁如站台

民眾黨台中市第一選區立委參選人蔡壁如昨成立競選總部,藍白總統選舉雖分道揚鑣,但台中市長盧秀燕接下競總主委,昨還率國民黨立...

獨/傳民進黨內部民調估新北立委砍半 派系人士:只剩4席

2024年總統大選三腳督態勢底定,據悉民進黨對於總統、區域立委選情做一份內參民調,其中新北市共12席立委,民進黨現任9席...

沒有郭家軍 民眾黨不分區確定雙黃領銜 陳智菡也上榜

民眾黨今天下午將舉行記者會,由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公布不分區立委提名名單。民眾黨不分區名單前8名依序是台北市前副市長黃珊珊、...

綠營立委登記造勢 賴清德站台遇游智彬鬧場罵「不要臉」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副總統賴清德今天到桃園替黨籍及禮讓的立委參選人登記造勢活動站台,遇到新黨立委參選人游智彬、無黨籍立委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