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甲媽南巡遶境東港驚傳集體食物中毒 69人上吐下瀉急送醫

北市信義新天地A8天降鐵鍊 下方正好是拍照民眾全嚇壞

富豪尋回被拐兒「送房送車補25年關愛」 他搖身一變成富二代

美國主辦APEC 21位眾議員齊籲領袖會議邀蔡總統

今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由美國主辦,21位聯邦眾議員近日聯名致函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美方應邀總統蔡英文出席11月領袖會議。聯合報記者黃義書/攝影
今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由美國主辦,21位聯邦眾議員近日聯名致函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美方應邀總統蔡英文出席11月領袖會議。聯合報記者黃義書/攝影

今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由美國主辦,21位聯邦眾議員近日聯名致函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指鑒於台灣對區域的重要經濟、文化與科技貢獻,美方應邀總統蔡英文出席11月領袖會議。

美國今年由泰國手中接下主辦APEC的棒子,計劃分別於2月14日至28日、5月14日至26日及7月29日至8月21日舉辦3場資深官員會議,重頭戲經濟領袖會議將於11月12日當週在加州舊金山登場。

共和黨籍眾議員古登(Lance Gooden)18日領銜發出這封信函,並獲眾議院能源暨商業委員會主席羅傑斯(Cathy McMorris Rodgers)及歐文斯(BurgessOwens)、拉馬法(Doug LaMalfa)與戴佳雷(ScottDesJarlais)等20名共和黨籍眾議員簽署。

根據中央社記者取得的信函副本,議員們在信中向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台灣對區域有重要經濟、文化與科技貢獻,他們相信蔡總統值得充分尊重,台灣也應獲得與其他APEC會員國同等的公平待遇。

信函指出,美國現行法律早已明定,歡迎台灣總統隨時赴美國討論諸多重要雙邊議題,包括經濟、安全合作。數年前通過的「台灣旅行法」,也重申美國鼓勵美台高層互訪的政策,包括雙方總統。

信函說:「將蔡總統納入2023年APEC領袖會議符合上述政策,也能進一步強化我們兩國間的夥伴關係。」

相反地,信函警告,若因中共因素,繼續不讓台灣充分參與APEC,恐向外界傳遞錯誤訊號,等於美國進行雙邊關係還需請求中國許可。

台灣1991年以「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名義加入AEPC,自此以來,歷任總統皆未曾親自參與領袖會議,包括蔡總統在任7年期間,首兩年由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擔任代表,2018年起改派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出席。

信函表示,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近期與蔡總統在加州的會面,展現美國對台灣堅定不移的支持,美國領導人應持續重申支持「自由台灣」的底線,拒絕讓北京透過挑釁、脅迫作為施壓華府履行「一中政策」。

信函最後提醒布林肯,籌劃11月APEC領袖會議時,應記得台灣對區域、乃至全球穩定做出的重要貢獻,以及其在亞太區域的關鍵角色,對蔡總統發出正式邀請函。

美國 APEC 布林肯 蔡英文 台灣旅行法 台積電 宋楚瑜 麥卡錫 一中政策

延伸閱讀

G7外長會議落幕 共同聲明促俄撤兵、反對中國武嚇台灣

日相岸田文雄會布林肯 同意加強美日同盟震懾力

布林肯:中國大陸必須表現出跟美國保持接觸的意願

蘇丹武裝衝突近百平民喪命 布林肯籲停火談判

相關新聞

蔡總統:陸面臨內部極大挑戰 現在非犯台時機

中國大陸犯台風險有多大?蔡英文總統近日接受紐約時報視訊專訪表示,「目前中國領導階層面臨來自內部的極大挑戰,現在也許不是他...

被賴清德推薦!林昶佐宣布遞件加入民進黨 為2024大選全力輔選

無黨籍立委林昶佐今天說,他已經正式遞件加入民進黨,感謝民進黨主席賴清德的推薦,參與協調的國際工作已經告一段落,多位戰友們...

華視YT播偏綠節目 公視董事質疑

華視YouTube頻道播放三立前主播廖筱君製播的網路政論節目,引發外界質疑「打擦邊球」,藍營批公廣集團淪為側翼,公視董事...

獨/華視YT播廖筱君網路節目 公視董事今開第一槍 學者:館長也可嗎?

華視YouTube頻道播放三立前主播廖筱君製播的網路政論節目「REAL TALK真實對話」,引發華視染綠質疑。公視董事徐...

已提告!澄清與女子親密影片 鄭文燦:我不是影中人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被爆出和女子過從甚密的影片,引發社會關注。鄭文燦今天在臉書嚴正提出三點,指該網路影片是移花接木,強調自...

王鴻薇指論文沒補正 潘孟安稱「烏龍爆料」:9月8日已提交

高師大日前判定屏東縣前縣長潘孟安碩士論文有瑕疵,要求兩個月更正並抽換論文。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天指潘孟安沒抽換,批潘的學術...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