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朝野莫錯估雙英訪後局勢

在大選前雙英出訪,朝野有心人士多盡力誇讚自家的「歷史性成就」。單論事件,或有個別候選人內宣亮點,但若冷靜看待後續整體局勢,目前朝野處理方法,恐怕都有值得商榷之處。簡言之,執政黨有肩負國家利益之責,蔡政府說法矛盾,恐讓中共繼續施壓;在野黨則要反省過去經營之交流根基不廣,馬此行是讓黨吃了大補丸,或僅是凝聚了堅定支持者?應該整合各地領袖意見,謹慎出招。
首先是自相矛盾的民進黨。就算外界不深究與國會領袖會面,能換得多少實質東西,單看執政黨自吹自擂部分:蔡總統表示,她與國會領袖會面時,重申台灣維護和平現狀決心;不同單位則競誇全世界都在關注蔡總統跟麥卡錫會面的重要性、是民主歷程非常重要的關鍵,或稱蔡創下台灣總統首次在美國本土與美國政壇第三號人物會面紀錄,被視為台美外交重大突破。
然而,蔡與美國會領袖見面,如果能維護和平現狀,那我國防部長與美國就不用那麼緊張了。邱國正部長在立院答詢時,稱共艦「正在進行演訓,但是時機相當敏感,因此我們仍在研究它的意圖」,同時指出,「美國航母目前也在台灣以東大約400海哩處游弋」。
其次,蔡其他發言又低調淡化蔡麥會的影響。媒體詢問蔡對會面的評價,蔡答過境美國已行之有年,利用過境時與美國友人見面是常有之事,她呼籲中國方面可以自我克制,不用過度反應。
所以蔡此行究竟是很平常還是很不尋常?如此矛盾,主要是因應選舉與中共壓力。這種說法的問題是,他們不該以為講兩句話,大陸內部就可以呼攏過去,過早展開大內宣,只會讓前面的低調失去效果。
這或許不能全怪蔡政府,因為西方主要媒體目前也低估中共可能反應。他們多稱中共會顧慮正在塑造的和平形象、歐盟與法國訪客,乃至於經濟景氣等,類似判斷甚至見諸中共學者。稱中共目前對台展開巡航巡查專項行動是在不大幅升高軍事緊張態勢的前提下,對蔡麥會的表態。看起來中共反應相當有限。
但外界必須注意的是,中共目前有外交部、國防部、全國人大、國台辦同時強烈抗議。為何是由這些部門出頭來講?我們可以推知中共的壓力恐怕不只限於目前的海峽巡航巡查與專項行動,以及對駐美代表蕭美琴、遠景基金會、亞洲自由民主聯盟等單位及個人實施制裁。外界恐怕還要繼續觀察中共後續動作。
至於在野黨,則似乎是過於樂觀馬前總統出訪效果。這可見於馬返台第一時間,在機場分享自己訪陸心得。他除了提到陸媒播放他祭祖的影片,短短一天有1.2億人觀看外,還說:此行最重要的是證明「九二共識活過來了」。如果過去該共識深植人心,他應該不會發出如此感嘆。
應該要注意,即便過去政府機器在手,多數台人對兩岸交流紅利還是無感,更別說在蔡政府接力宣傳下,現在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的民調甚至是領先的。馬此行的影響力究竟是在鞏固藍營基本盤,還是有喚起更多台人對兩岸和平交流的期望?值得後續觀察。
以上所述,是從政黨角度談問題。回到升斗小民視角,台人或許該思考,民主化後,據說人民可以做自己主人,但看看當前政府運作,實際五權歸一,我們對總統幾乎毫無辦法,現在又加上外部勢力對台影響日深。總統直選後帶來的利弊得失,恐怕很難算得清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