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吳欣盈雙重國籍疑慮延燒 民眾黨小雞焦慮「若違法,2024直接下課」

亞錦賽/啪,沒了!大巨蛋開幕戰 最後1000張票完售

季辛吉辭世!從毛澤東到習近平 他如何牽動中美關係

紀念安倍晉三 蔡英文:盼台日友好火苗 繼續溫暖人心

蔡英文總統上午出席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紀念影像展,感謝安倍對台灣付出。  記者曾原信/攝影
蔡英文總統上午出席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紀念影像展,感謝安倍對台灣付出。 記者曾原信/攝影

國策研究院主辦安倍晉三紀念影像展上午開幕,蔡英文總統說,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倡的自由開放印太構想,已成國際民主陣營共同戰略目標,期盼台日友好的火苗延續,繼續溫暖人民的心。

蔡英文表示,安倍晉三是台灣的好朋友,也是她的好朋友,這場紀念展意義重大,大家可以透過這場展覽,再次看到安倍的自信,安備堅定的神態令人懷念,相信大家和她一樣感觸都很深。

蔡英文指出,安倍曾說過不要讓台灣民眾感到寂寞,以行動表達對台的支持,一張他露著溫暖笑容,手拿台灣鳳梨聲援我方的照片,是許多台灣人民印象深刻的畫面。

蔡英文說,安倍卸任後,一直關心台灣,多次公開主張國際社會重視台海穩定的重要,感謝安倍對台灣的友誼的和付出,為台日關係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面對當前的國際變局,安倍提倡的構想,已成為國際民主陣營共同的戰略目標;盼台日繼續在各領域不斷深化合作,建立夥伴關係。

蔡英文表示,台日各界都透過各種方式懷念安倍,持續推動他的台日友好遺志。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指出,安倍是世界各國元首中,台灣人民最熟悉也最喜歡的,去年7月8日他遇槍擊的那幕,令大家哀傷不捨,安倍是一名具備戰略、政治哲學的傑出政治家,無時無刻關心著台灣。

國策院董事長田弘茂表示,國策院2021年12月1日邀請安倍直播演講,安倍分析當前國際局勢時說,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也等於日美安保同盟有事等話,將台灣國家安全和日本,甚至日美同盟綁在一起。

田弘茂指出,當台灣面臨嚴峻戰略安全挑戰之際,安倍以他的政治高度和影響力挺身而出,毫不含糊地站在台灣這邊,每每在台灣遇到困難時積極協助並鼓勵台灣,真誠友誼讓台灣2300萬人民感念在心。

主辦單位表示,這場紀念展在張榮發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展期從今天起至4月10日,展出由安備昭惠珍藏的30多張生活照、和台灣交流時的新聞攝影作品等,共近200張照片。

駐日代表謝長廷回憶,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是最支持台灣的日本首相。  記者曾原信/攝影
駐日代表謝長廷回憶,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是最支持台灣的日本首相。 記者曾原信/攝影
蔡英文總統(左5)等人上午出席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紀念影像展開幕式。    記者曾原信/攝影
蔡英文總統(左5)等人上午出席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紀念影像展開幕式。 記者曾原信/攝影

蔡英文 日本 安倍晉三

延伸閱讀

中職/讚黃衫兄弟有氣勢 蔡英文點名3選手和世界名曲

影/蔡英文執政與9國家斷交 朱立倫批喪失中華民國的尊嚴

安倍晉三影像展 蔡英文總統:感念對台灣支持

影/台灣「行人地獄」?民眾黨團指蔡英文政府不重視改善交通安全

相關新聞

被賴清德推薦!林昶佐宣布遞件加入民進黨 為2024大選全力輔選

無黨籍立委林昶佐今天說,他已經正式遞件加入民進黨,感謝民進黨主席賴清德的推薦,參與協調的國際工作已經告一段落,多位戰友們...

華視YT播偏綠節目 公視董事質疑

華視YouTube頻道播放三立前主播廖筱君製播的網路政論節目,引發外界質疑「打擦邊球」,藍營批公廣集團淪為側翼,公視董事...

獨/華視YT播廖筱君網路節目 公視董事今開第一槍 學者:館長也可嗎?

華視YouTube頻道播放三立前主播廖筱君製播的網路政論節目「REAL TALK真實對話」,引發華視染綠質疑。公視董事徐...

已提告!澄清與女子親密影片 鄭文燦:我不是影中人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被爆出和女子過從甚密的影片,引發社會關注。鄭文燦今天在臉書嚴正提出三點,指該網路影片是移花接木,強調自...

王鴻薇指論文沒補正 潘孟安稱「烏龍爆料」:9月8日已提交

高師大日前判定屏東縣前縣長潘孟安碩士論文有瑕疵,要求兩個月更正並抽換論文。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天指潘孟安沒抽換,批潘的學術...

蔡總統國慶講話:和平是兩岸唯一選項

昨天是中華民國一一二年國慶,蔡英文總統發表任內最後一次國慶講話。兩岸方面,她重申堅守「四個堅持」,並表示「和平是兩岸的唯一選項,以維持現狀作為各方的最大公約數,就是確保和平的關鍵之鑰」;全球都已體認到,台海和平穩定是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任何一方不能片面改變現狀,兩岸分歧須透過和平方式解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