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參選立委了!「我不會投入這場選舉」吳怡農親曝未來動向

曾兩度參選中山、北松山選區立委的吳怡農,下午在臉書宣布,不會登記參選立委,也不會爭取不分區立委提名。記者曾原信/攝影
曾兩度參選中山、北松山選區立委的吳怡農,下午在臉書宣布,不會登記參選立委,也不會爭取不分區立委提名。記者曾原信/攝影

民進黨立委初選下周起開始領表登記。曾兩度參選中山、北松山選區立委的吳怡農,下午在臉書宣布,不會登記參選立委,也不會爭取不分區立委提名,會在「壯闊台灣聯盟」全力推動《後盾計畫》,落實韌性社會的目標。

吳怡農說,很多朋友都關心他的下一步,「我想先跟大家報告,我不會投入這場選舉」,他會在「壯闊台灣聯盟」全力推動《後盾計畫》,這是落實韌性社會的重要工程,在台灣面對危機的關鍵時刻,也是他能為台灣安全所做的、最直接也最有實質幫助的事。要把所有力氣放在這分工作上。

吳怡農說,《後盾計畫》在2020年以營隊的形式起步,提供緊急應變訓練,培養民眾的安全意識。無論面臨天災或人禍,讓每個社區都有互助的能力,群策群力建立團結、韌性的台灣。過去1年,已經訓練超過5000人。而隨著計劃的成長,現在每個月有將近1000名新夥伴透過公開課程、組織專班等途徑,陸續加入後盾的行列。

吳怡農指出,是光有訓練與意識是不夠的;在需要的時候,夥伴們必須有能力集體行動,與警消及其他組織同心協力。所以我們接下來,要將訓練對象從「分散的、互相不認識的個人」,提升為「社區的團隊」。

吳怡農表示,這些具體的工作,包括第一,在大小社區成立後盾小組:除了接受各種災害應變訓練,與在地團體以及公部門合作,一起做準備、為社區貢獻一己之力。第二,在全國各地廣設據點,從雙北、高雄、台中開始,到花蓮、偏鄉與離島,建立由下而上、「去中心化」的社區應變能力。

吳怡農強調,這個任務的挑戰巨大、工作浩繁,它對台灣的安全將會有重要的影響。這項工作需要他以及他的工作同仁們,全心全力的付出與投入。

吳怡農說,台灣面對安全上的重重挑戰。政府的工作從災防體系能量的提升、到兵役內容的具體改革等,都刻不容緩。民間的準備工作更必須同步進行。我們在土耳其大地震、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中清楚看到:社會的團結與堅強的意志,是國家安全的基石,也是嚇阻戰爭、保護自己的唯一方式。

曾兩度參選中山、北松山選區立委的吳怡農,下午在臉書宣布,不會登記參選立委,也不會爭取不分區立委提名。圖/取自吳怡農臉書
曾兩度參選中山、北松山選區立委的吳怡農,下午在臉書宣布,不會登記參選立委,也不會爭取不分區立委提名。圖/取自吳怡農臉書

總統大選 吳怡農 不分區立委 民進黨

延伸閱讀

小笠原:吳怡農選戰打得好 但要說民進黨止跌言之過早

吳怡農雖敗猶榮?柳采葳:王鴻薇不愧是國民黨戰神

王世堅:若蘇貞昌前天下台 吳怡農就上了

敗選檢討 王世堅預言:吳怡農2024再戰一定會勝利

相關新聞

民調崩跌…侯友宜出了什麼問題?郭台銘該挽回?

總統大選正式開戰,過去民調穩坐第二、還曾一度爬升第一的新北市長侯友宜,近日出現滿意度崩跌,也讓黨內出現「侯下郭上」的雜音,侯友宜是否會重演當年洪秀柱「換柱事件」?近日他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本文有詳細分析。

侯友宜如何搶攻年輕票?沈富雄建議說「這句話」:2024必勝

2024年總統大選,藍綠白三黨爭霸。國民黨提名侯友宜參選總統14天以來,民調未見起色,不升反降,令黨內焦慮不已。綠營最新民調顯示,30歲以下支持度,柯文哲45%,賴清德23%、侯友宜18%;40歲以下支持度,柯文哲38%,賴清德27%、侯友宜22%。同時民調呈現超過五成民眾不支持侯友宜連任新北市長僅半年就參選總統,尤其是30歲至39歲的民眾有超過六成不支持。對此,沈富雄建議,侯友宜只要說一句「我當上總統,這24年所累積的問題,統統要把它拿出來解決」,就能打動年輕選民,引發熱議。

2023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出爐》五星首長成總統大選風向球!侯友宜四連霸、盧秀燕首入榜

2024總統大選步步逼近,《遠見》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結果,也成為明年大選重要觀測指標。在2023年全台22縣市首長表現中,新北市長侯友宜五星連莊,盧秀燕則以黑馬之姿帶領台中奪下任內首座五星,新任首長成績最佳的前兩名則為許淑華、王忠銘。

【即時短評】黨內遇逆風 難道是賴神多慮了?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昨天脫口「相關單位有在規畫,把已經停機的核能機組,維持未來能緊急使用,以備不時之需」,差點打翻「反...

民眾黨團指「非核家園」跳票 籲核三延役、分散式發電

民眾黨立院黨團今天下午舉行記者會,指民進黨「非核家園」跳票,呼籲政府重新檢討能源政策、規畫核三延役、推廣分散式發電,避免...

非核鬆動?賴清德:緊急時啟用停運核能機組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昨天指出,相關單位規畫把已停機的核能機組,維持未來緊急使用的可能,以備不時之需。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