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防治 民眾黨團籲政府跨部會分工多管齊下
隨著金融科技與金流工具日新月異,詐騙犯罪內容與分工更加精細,詐騙案件與衍生財損連年攀升;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今天呼籲政府,應跨部會從技術、金融管理及教育宣導多管齊下,才能有效防治詐騙。
民眾黨團副總召賴香伶與立委陳琬惠今天召開記者會,要求「打詐國家隊」積極作為。賴香伶指出,根據刑事局統計,2018年到2022年間詐騙案不斷攀升,其中去年詐騙財損就將近新台幣70億元,5年成長75%,詐騙犯罪猖獗,儼然成為國安危機。
賴香伶說,除第一線基層員警及警政署的相關作為,數位發展部應該杜絕企業個資外洩防堵詐騙破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要持續篩查低成本、高獲利的詐騙簡訊,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更得加強監管加密貨幣被用於洗錢。
陳琬惠指出,根據刑事局統計,單就網路詐騙案,2018年財損約4.7億元、8593人受害,2022年財損超過20億元、被害人數超過1萬3000人。
她說,詐騙犯罪猖獗,很大原因在於金融科技與金流工具日新月異,警方查緝手段面臨瓶頸,政府的金融科技、工具管理必須與時俱進,才能有效打擊犯罪。
陳琬惠指出,近期以ChatGPT為首的人工智能語言模型興起,也被不法人士用來犯罪,模擬真實專家口吻、快速產製客製化的犯罪內容,讓民眾更容易受蠱惑;人工智能還可自動化詐騙流程,包括發送詐騙訊息、收集受害者訊息,增加受害者風險,政府必須馬上著手監管,有效犯罪防治,確實保障民眾的財產與安全。
陳琬惠說,打詐議題牽涉多個部會,資安和詐騙防治該做的事情趕快做。
▪ 名單整理包/選舉登記終了!區域立委、不分區名單一次看
▪ 2024總統副總統選舉 一圖看懂3組參選人資歷背景
▪ 2024全國不分區立委 16黨提名背景一次看
▪ 2024總統與立委選舉保證金知多少?退還門檻一次看New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