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開發僅用命令規範 時力籲立法

「如果離岸風電只用《作業要點》規範開發資格,易導致弊案叢生,應另立法管制!」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14日於記者會直言,台南議長賄選背後黑幕就是再生能源開發的利益分贓,要是能源局僅用《作業要點》規範開發,難以防堵弊案。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黃馨雯呼籲,相關規定需要立法,還要設立居民的補償機制。
作業要點缺乏監督
陳椒華指出,台南、雲林等地近來都傳出議長賄選或收賄的醜聞,背後多與光電與離岸風電開發有關,台南還有前官員收賄,這些醜聞會讓政府立意良善的能源轉型政策大打折扣,徒增民眾不信任感,因為目前經濟部能源局只有將離岸風電相關開發用《作業要點》的行政命令規範,迴避了國會監督。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黃馨雯指出,能源局用《作業要點》來規範離岸風電與光電開發,在2018年已經被監察院糾正,法務部也有發函關切,但能源局僅召開記者會,反駁相關規定並未違反「法律保留原則」,對於離岸風電廠商還多次展延,不願調查相關工安意外,讓離岸風電開發喪失民主正當性。
開發需納入在地民眾
另外,黃馨雯也說,相關開發機制缺少利害關係人(周圍民眾)的補償機制,讓地方政府、廠商與黑道在期中進行利益分贓,呼籲未來相關規範要立法,並設立社會補償機制。
漁民權益暨環境永續中心研究員吳斐竣舉例,很多漁民等到施工才知道捕魚區域附近有離岸風電開發,廠商做的很多民調也未揭露資訊就讓民眾填答,開發過程缺少正當性與透明。此外,地方政府審查標準模糊,且選案機制不透明,在招標過程未將社會與環境面向納入、遴選委員會名單不公開等都需要改善。
同黨立委王婉諭也說,經濟部將原本綠能20%的目標從2025年延長到2026年底,就是因為綠能開發出現許多阻礙,這其中就包括黑金政治的滲透,導致廠商無法用正規手段取得開發執照與建照,監察院已明文提出糾正,呼籲經濟部儘速立法改善,並制定協調補償辦法,才能讓台灣綠能更快、更公平的發展。
▪ 名單整理包/選舉登記終了!區域立委、不分區名單一次看
▪ 2024總統副總統選舉 一圖看懂3組參選人資歷背景
▪ 2024全國不分區立委 16黨提名背景一次看
▪ 2024總統與立委選舉保證金知多少?退還門檻一次看New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