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列「非軍事區」 施明德贊同

金門縣8名議員分組議會次級團體,倡議金門成為「永久非軍事區」,推動興建「金廈跨海大橋」。縣長陳福海說,希望能推動任何有益於和平的工作,盼和平永遠在金門這個島嶼存在。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昨表贊同,也對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及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喊話,「這才是保台最具體的方法」
金門居民都表示,經歷多次戰爭,只有金門人最知道「戰爭無情、和平無價」,希望兩岸領導能讓金門成為「永久非軍事區」,讓百姓不要再遭受戰爭的摧殘。
金門縣議會19席議員,其中無黨籍的陳泱瑚、陳錦偉和國民黨洪允典、民進黨蔡其雍組「跨黨派問政聯盟」;洪鴻斌、石永城、張雲量、楊育菡4人組成「無黨籍聯盟政團」。兩個議會次級團體成立同步宣示「金門成為永久非軍事區」等主張。
陳泱瑚說,近來美國、大陸和台灣關係彼此緊張,金門民眾也跟著緊張,希望透過成立兩個次級團體發聲,讓兩岸領導人聽見金門民眾的心聲,不要讓金門重蹈覆轍,再捲入戰爭。
施明德曾提「金馬撤軍論」, 陳泱瑚說,今昔時空背景不同,當時金門倚賴軍方經濟甚深;如今兩岸關係緊張,若能將金門列為國際認定的「非軍事區」原則,任何戰爭不能在金門發生,未來金門可成為兩岸溝通平台。
陳泱瑚表示,兩次級團體也期盼早日興建「金廈跨海大橋」,營造金廈特區生活圈,帶動金門經濟發展契機。但惟有在兩岸和平氛圍下,金廈跨海大橋興建才有機會推動。
陳福海表示,兩團體所提建言,是他競選的重要主張。和平是普世價值,金門在近代以來常因戰亂導致人民身家財產受侵害,在戰地政務期間鄉親受到的管制與影響仍歷歷在目,因此金門人最能感受到和平的重要性。
施明德昨表達贊同,指自己努力幾10年希望讓金馬變成和平區,拔掉戰火引信,這既可保障金馬人民的基本權利,又可卸下兩岸擦槍走火的引信,更可能建構兩岸的和平願景。施明德表示,副總統賴清德說要和平保台,這是最好的方法,也希望找時間拜訪蔡英文總統與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大家每天講保台,這是保台最具體的方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