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水牛伯別傻了 台灣關係法才是美國紅線

立法院長游錫堃在華府受訪開始前,看著標示採訪位置的紅色膠布說了一句「不能跨越紅線噢」。對是否在美與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面等議題,游謹守實問虛答的紅線,卻在美對台政策上大玩文字遊戲。
游錫堃訪美,最受關注莫如到底要不要會晤麥卡錫?人都到了華府,他就是不承認、也不否認。或許深知麥卡錫訪台會給美中台關係帶來劇烈影響,但就連是否邀請麥卡錫,游錫堃也不鬆口。其背後原因很好理解,中華民國立法院長若在美國公開表態,無疑會毀掉美中台三方檯面下運作的彈性空間。
當談到政治信仰時,「水牛伯」倒是生猛敢言,呼籲美國承認台灣、跟台灣建交,更進一步拋出「游式定義」,指美國的台灣政策已非「一法三公報」(台灣關係法與美中三聯合公報),而是新增台灣旅行法、亞洲再保證倡議法、台北法案和台灣保證法,變成「五法六保證三公報」,揚言美中三公報效力還低於對台六項保證。實際上,這只是文字遊戲。首先,上海公報和建交公報出爐後,才有台灣關係法,台灣關係法開宗明義說,「由於美國總統已終止美國和台灣統治當局(在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前美國承認其為中華民國)間的政府關係,美國國會認為有必要制訂本法」。三公報是美中兩國政府簽訂的文件,台灣的立法院長一句「三公報沒有法律效力」,就想顛覆既存的美中關係,未免天真。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運作部前主任羅斯曾表示,六項保證和聯合公報都只代表政策而非法律。在實際操作面上,美國軍售台灣前依然要考量中國大陸的反應,「公報明天就可以廢除,但這樣無疑會激怒中方」。該談話凸顯了一項事實,問題不在法律效力誰高誰低,而是美國政府如何形塑美中台政策。
「五法六保證三公報」聽起來或許過癮,終究只是一廂情願。國會通過法案,固然表達了國會意志,但例如台灣旅行法通過四年多來,行政官員訪台次數有大幅增加嗎?各個挺台法案都存在為台灣爭取利益的出發點,行政部門有逐項落實嗎?
美國政府過去說「台灣關係法」、「三聯合公報」,如今加上「六項保證」,來說明一中政策,從排列組合就可以理解,這不是單純法律效力問題,而是美國政府看待對台灣政策的基本立場。
面對局勢變化,美方依然以台灣關係法所框定彈性空間來應對,這也是台灣最有力的對美槓桿;台灣人民看待美國的台灣政策時,更要清楚掌握這條「紅線」。「以法亂真」的自我催眠,不會對強化台灣安全或提升台灣地位有任何幫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