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蘇貞昌一句「我來擔待」 道盡袁崇煥般怨念

陳建仁內閣名單底定,31日就任上路。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說,這次組閣有四大原則,包括穩健銜接政務、擴大世代參與、增加女性閣員、延攬地方人才。但從名單看來,府院首重的仍是權力無縫接軌,確保政策調性不變;所謂「溫暖、堅韌」內閣,既感受不到和煦的溫度,也看不見柔軟的彈性。
陳內閣在春節連假結束前拍板,前後只花3天時間,難怪被質疑「劇本早就寫好」,而人事速速決斷,也足證蔡總統在其中的意志貫徹。
然而,此次內閣改組,原是因應去年底執政的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慘敗,本該「對症下藥」,才算合乎敗選檢討的邏輯,也才能回應選民的投票決定。但內閣改組,卻是多數閣員留任,甚至被視為敗選「戰犯」的諸多部會首長,依然不動如山,乃至出現衛福部長薛瑞元「兩個球隊比賽,沒有上場球員由對方指定的道理」反嗆在野黨的驚人之語。
這份名單被質疑處,更在於綠營中生代鄭文燦、林右昌、林佳龍、李俊俋等人,無論是敗選、輔選失利者,幾全數入閣。教育部政次林明裕,除了是民進黨前秘書長林錫耀胞弟,更是鄭文燦擔任桃園市長時延攬的教育局長,過去就曾挨批是派系酬庸;再加上文化部長史哲被質疑由重量級人士推薦、文化部政次王時思曾任台南市副市長,以及梁文傑及阮昭雄等人,皆不難看出派系平衡及各方人馬角力的痕跡。
陳內閣定位為「溫暖、堅韌」,但真正的溫暖,不能只靠「大仁哥」的燦笑;真正的堅韌,也該在堅定中保有「柔軟而結實」的彈性。
這次近八成內閣成員未調整,既看不到徹底改革的魄力;人事名單缺乏新意,新換的人選又有爭議,且是由敗選辭去民進黨主席的蔡總統定調人事,難怪「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的批評連連,而卸任行政院長蘇貞昌一句「我來擔待,各位留下來」,更是道盡「袁崇煥」般的怨念。這樣的內閣改組,彷彿沒有改組,能端出什麼實際政績,是陳建仁接下來的巨大挑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