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攻大位 各有各的關卡

春節期間賴清德、侯友宜與柯文哲競相走春拜廟,為二○二四拚人氣也試水溫。距離總統大選剩不到一年,賴侯柯各有「內外關卡」要克服,賴清德與侯友宜的兩岸立場,一個「獨味」太多,一個「論述」太少,美方對兩人的疑慮都不小,柯文哲則須先面對「眾叛親離」,以及避免小黨遭邊緣化的宿命。
賴清德角逐大位的兩道關卡,內部因素來自「後蔡英文時期」民進黨能否重拾社會信任,外部因素是,賴的兩岸立場能否被美方與中國大陸接受。
賴清德擔任民進黨主席,與蔡英文、新任行政院長陳建仁的黨政互動,能否迅速磨合;「蔡陳體制」能否端出有感政績,扭轉去年底「教訓民進黨」的社會氛圍,進而助攻賴清德的總統路,不僅是「新鐵三角」的責任,更是整個民進黨的課題。
賴清德拋出「和平保台」,強調將延續「四個堅持」的蔡英文兩岸路線。但外媒金融時報隨即引述美方匿名官員說法,表示美方對賴清德自稱「務實的台獨工作者」抱持疑慮。
二○一一年,首次參選總統的蔡英文赴美「面試」後,金融時報引述匿名美方資深官員說法,表達對蔡英文能否維繫台海兩岸穩定的質疑,美方藉此「手法」,否決蔡當年提出的「台灣共識」。如今賴清德提「和平保台」,華府對賴空泛式的說法抱持懷疑,自然不讓人意外。
相較於賴清德已逐漸在綠營定於一尊,侯友宜能否在「競爭激烈」的藍營順利出線,是侯挑戰二○二四的第一道關卡。
其次,侯友宜的兩岸立場、論述向來「不明」,畢竟侯的從政經歷從警政署長到地方首長,不需直接對兩岸外交等國政議題表態。但如果侯友宜要爭取大位,到底要提出新的兩岸論述,或延續藍營的「九二共識」,侯不能再以「好好做事」帶過,必須說清楚。
柯文哲同樣要面對兩岸必考題,但對柯而言,當務之急是「安內」。選總統要人要錢,柯文哲過去在北市府的人才一個個離去,還不時出面調侃柯「眾叛親離」,直挫他的領導威信。
民眾黨內唯一諸侯、新竹市長高虹安助理費爭議司法纏身,也被視為可能是柯拚總統的絆腳石。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