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屏東公寓4年狂漲45%、比大樓還貴 房仲揭原因

他嘆用載具對發票更難中 網友揭關鍵原因:中獎率越來越低

蕭敬騰投資飲料店快倒光 7家店網上狀態皆「已歇業」

周玉蔻「辣新聞152」晶華緋聞案未查證 NCC罰民視300萬元

NCC今日指出,「辣新聞152」等節目討論「晶華緋聞案」與「蔣孝嚴家族爭議」議題,違反事實查證原則致損害公共利益、妨害公序良俗,罰民視300萬元。圖/摘自臉書
NCC今日指出,「辣新聞152」等節目討論「晶華緋聞案」與「蔣孝嚴家族爭議」議題,違反事實查證原則致損害公共利益、妨害公序良俗,罰民視300萬元。圖/摘自臉書

資深媒體人周玉蔻去年在政論節目中,攻擊藍營台北市長候選人蔣萬安,並重提蔣萬安父親蔣孝嚴的晶華飯店緋聞女主角案,並牽連前中國小姐張淑娟,張淑娟不僅嚴正否認,還赴北檢含淚提告,否認自己是緋聞案女主角;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今日指出,「辣新聞152」等節目討論「晶華緋聞案」與「蔣孝嚴家族爭議」議題,違反事實查證原則致損害公共利益、妨害公序良俗,罰民視300萬元。

NCC於今日第1050次委員會議審議111年第5、6、7、8、9次廣播電視節目廣告諮詢會議案件,計有11件予以核處,分別為節目與廣告未區隔1件、妨害公序良俗4件、未落實事實查證致損害公共利益4件、妨害兒少身心健康2件。

在節目廣告化部分,非凡新聞台111年2月20日「新聞Talk show」節目,來賓於節目中言論呈現特定公司商業訊息,已達促銷宣傳程度,致節目未能明顯辨認並與廣告未區隔,處罰鍰20萬元。有關妨害公序良俗部分,寶島新聲廣播電台110年6月29日「新聞放鞭炮」節目,主持人周玉蔻於節目中使用殺、炸等威脅用語,除可能引發閱聽人恐懼,亦恐造成模仿效應致妨害公共秩序,處罰鍰9000元。

民視新聞台與民視台灣台111年9月20日至23日播出「辣新聞152」節目等7案,討論「晶華緋聞案」與「蔣孝嚴家族爭議」議題,違反事實查證原則致損害公共利益、妨害公序良俗,並於節目中公開特定人之個人資料,總計7案處罰鍰300萬元。另民間全民電視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人對於個人資料之利用,未善盡監督之責,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50條,處罰鍰新台幣20萬元。

此外,在妨害兒少身心健康部分,三立台灣台及三立戲劇台111年3月28日播出「一家團圓」節目案,節目雖標示「普遍級」,但內容反覆出現言語、肢體暴力、性侵未遂、羞辱凌虐及妨礙行動自由情節,且具體描述施虐手法,易造成兒少模仿或型塑兒少錯誤之價值觀,錯認可用暴力處理紛爭,妨害兒少身心健康及違反節目分級,兩頻道各處罰鍰60萬元。

NCC呼籲,該會對於電視節目內容取材及編排均予以尊重,惟業者仍應以閱聽眾收視權益為依歸,節目內容與廣告應明顯區隔,並維護兒少身心健康;另製播新聞談話性節目也應落實事實查證及編審標準作業流程,並促進公共議題理性討論,共同建立優良的媒體環境。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圖/本報資料照片

民視 NCC 周玉蔻

延伸閱讀

新光銀副董李紀珠遭22則報導連轟 要告總編周玉蔻?她回應

周玉蔻見高嘉瑜被炎上喊「爽」 王世堅「一句神回應」反酸她

影/揪周玉蔻黑歷史?王世堅:記得10幾年看她在地上爬

王鴻薇當選立委 周玉蔻:她很弱 吳怡農該打屁股...

相關新聞

新聞眼/賴市場區隔 搶兩岸話語權

近來兩岸互釋善意,漸有融冰之勢,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昨天一席兩岸談話,卻再度戳中敏感神經。此番談話無疑是針對國民黨副主席夏立...

獨/監院查八德運動中心 張善政:鄭文燦也該主動說明

桃園八德運動中心去年發生羽球場天花板崩塌事件,桃園市長張善政就職將滿100天,外界關心「桃園大祕寶」體檢進度。張善政接受...

談「大局條款」 陳其邁:這是黨內相讓相牽成的政治文化

曾代理民進黨主席的高雄市長陳其邁,上午首度對民進黨「誠信條款(大局條款)」表達看法。他說,這是中執會決議通過的建議事項,...

密國總統與我密談建交 我樂願以台灣模式協助發展

「外交家」雜誌報導太平洋島國密克羅尼西亞即將卸任的總統帕努埃洛,日前致函給國會議員與高層官員,建議密國轉與台灣建交,並透露他二月曾與我外交部長吳釗燮討論若台密建交,台灣將援助密國五千萬美元(約台幣十五點四億元)。吳釗燮昨在立院坦承,「確實有接觸過,做一些意見交換」。

傳蔡總統下月出訪 過境美國會麥卡錫

英國金融時報六日報導,蔡英文總統下月初將出訪中美洲盟邦瓜地馬拉與貝里斯,並在過境美國時於加州會晤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

不忍侯友宜遭誣行程造假!新北里長嗆媒體人並挺侯前進中央

新北市長侯友宜在南投補選前一天低調視察安坑輕軌,但遭媒體人指「行程造假」。新北新店安坑的在地里長出面抱不平,侯當天明明有...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