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見國際青年大使 賴清德分享去年出訪帛琉開了眼界

副總統賴清德今天上午接見「111年國際青年大使交流計畫訪團」,他高度肯定青年大使成功完成一項重大的國民外交工作。對於青年大使出訪帛琉共和國,賴清德也分享自己去年11月出訪帛琉的經驗,讚嘆帛琉美景,也分享帛琉因應氣候變遷的堅持。
賴清德在現場先觀看了青年大使出訪帛琉共和國的精華影片,隨後賴致詞時說,大家接觸的對象從帛琉共和國總統惠恕仁(Surangel S. Whipps, Jr.)到學生、社區民眾,範圍包括農業、氣候變遷及社區各項議題,且在帛琉進行海外表演,表現非常優異。
賴清德指出,外交部推動國際青年交流出訪計畫,是希望運用青年大使的才能、熱情,參與國民外交,讓更多國家能看見台灣,了解台灣的文化及特色,也讓青年大使們與國際接觸,拓展視野,認識更多國際友人。這次的青年大使訪團在去年8月赴訪帛琉,是疫情以來首度恢復辦理的出訪計畫,代表政府在疫情期間,並未放棄這項計畫的推動,也展現政府的行動力。
賴清德提到,去年11月,他銜蔡英文總統之命到帛琉共和國推動觀光交流計畫。因為惠恕仁來台灣參加我國慶活動,在雙邊會談時表示,希望台灣能夠協助帛琉發展觀光。因此,蔡總統特別請他組團代表台灣前往帛琉,那是他第一次去帛琉訪問,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賴清德指出,帛琉雖然不大,但是對因應氣候變遷的堅持,令人欽佩。氣候變遷造成海平面不斷上升,讓帛琉的人民有危機感而身體力行,預計在2023或2024年,帛琉的民生用電就要全部改為綠能。此外,帛琉對保育類動物、瀕臨絕種動物的保育精神也令人欽佩。
賴清德說,帛琉是上帝的水族箱、浮潛運動的天堂,因為建築物沒蓋那麼高,天際線很遼闊、空氣也非常好,是一個非常值得觀光旅遊的地方。此外,惠恕仁也告訴他,帛琉屬於南島語族,與台灣的原住民是親戚關係,這無形之中也拉近彼此的距離。
賴清德表示,帛琉之行令他收穫很多,也開了眼界,對台灣因此有更高的期許,希望台灣在未來的世界,不管是因應氣候變遷或者各項文化、環境保護等挑戰,都能做的更好,讓台灣成為一個更好的國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