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阿塞德家族逃亡密道曝光!廊道長達數公里 寬到卡車也能過

被指「脫衣求碰瓷」…陳玉珍告吳沛憶 徐巧芯穿運動內衣聲援

高鐵搶位互潑水 「悍媽」發文還原經過:只能用魔法打敗她

【專家之眼】大陸疫情惡化 我應及時遞出橄欖枝

近期中國大陸新冠疫情急遽惡化,確診人數大幅增加,醫療量能短缺,醫藥嚴重不足。新華網
近期中國大陸新冠疫情急遽惡化,確診人數大幅增加,醫療量能短缺,醫藥嚴重不足。新華網

近期中國大陸新冠疫情急遽惡化,確診人數大幅增加,醫療量能短缺,醫藥嚴重不足,恐將造成逾百萬人死亡。此時我國若能在大陸面臨世紀傳染病危機之際,及時伸出援手,不但可協助對抗疫情,更可降低兩岸的對立。

正當各國紛紛解封,北京當局卻採取堅持嚴格封控措施,本月突然放寬防疫措施,新冠病毒迅速在各地蔓延,醫院無法應對大量的確診民眾,民眾轉而至藥房搶購感冒藥與退燒藥品,即使中國為全球最重要的藥品生產國之一(如退燒藥「布洛芬」(Ibuprofen),產量占全球三分之一,位居世界第一),惟藥品以出口為主,國內庫存不足,許多人排隊搶購也拿不到稀有的藥物。

加上過去實施堅決清零政策,人民疫苗施打意願降低,接種比例不高,群體免疫力差,引發重病與死亡的人數大增。且又將進入地表最大規模人口遷徙-「春運」,加速病毒擴散,恐引爆人道危機,根據專家推估,可能導致百萬人乃至數百萬人喪生。

此次危機,幾乎是三年前疫情的翻版。2019年底從武漢開始傳播的新型病毒,快速在大陸擴散,造成大量的確診病患,並導致數千人死亡。當時口罩、醫藥與防護衣等醫療資源極度短缺,日本等國政府與民間伸出援手,捐助金錢以及大量的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防疫物資。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評論,此舉緩和中日二國幾代人的敵意。

反觀,在大陸爆發疫情不久,行政院長蘇貞昌即宣布口罩禁止出口,甚至無法郵寄給大陸親友,當時以國人優先尚可理解。惟隨著國家隊產能增加,蔡英文總統宣布,自2020年4月起將捐一千萬片口罩給疫情嚴重的國家,之後並陸續捐助各國,總數超過五千萬片,卻獨漏疫情最嚴重的大陸。中共抨擊民進黨「是在借疫情搞政治操弄」,過去縱然兩岸官方對立,民間對台還算友善;口罩事件後,連民間態度驟變,社群媒體中支持武統聲量大增。

蔡政府堅持親美抗中的路線,配合美方的作法,使得兩岸的敵意螺旋攀升,中共藉著美國議長裴洛西大動作訪台,發動大規模軍演,引爆第四次台海危機,兩岸關係高度緊張,美國預測中國大陸武力犯台的時間點愈來愈近。

為紓解大陸境內龐大的民怨,中共可能採「內部壓力外部化」,對台灣施加更多的壓力。國防部26日就公布,一日內有中共軍機71架次侵擾台灣,其中逾越海峽中線及進入西南空域達47架次,創下歷史新高。

上月底剛結束的九合一選舉,大打抗中保台的執政黨以慘敗收場,顯見許多國人已厭倦蔡政府的意識形態治國,將兩岸關係推向對立與衝突。兩岸距離相近、經濟相互依存、人員往來密切(如春節將有大量的台商回台),大陸疫情惡化,也將衝擊台灣的防疫與經濟發展。

本文以為,政府與民間應將台灣餘裕的藥品及器材捐贈給大陸。一方面,協助大陸抗疫,同時也和緩對我國的影響;另一方面,更可藉此次機會,向大陸遞出橄欖枝,化解兩岸的緊張。

盼為政者能以智慧緩解兩岸仇恨!

中共 口罩 疫情

延伸閱讀

大陸解封 風險資產吐悶氣

597.7萬噸 陸棉花增產4.3%

國機重裝 獲大陸質量「奧斯卡」獎

大陸電子業搶人大戰 比往年激烈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朝鮮半島再較勁 真功夫與假把式

最近朝鮮半島風雲再起,韓國與朝鮮空飄宣傳戰大打出手,叫陣喊話讓各方感到情勢升溫,但國際社會正逢多事之秋,俄烏衝突難分難解...

【專家之眼】看看柯文哲 人民不會怕嗎?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台北市長任內京華城容積圖利案遭到羈押,其中產生一系列爭議,既是民主法治教育的好教材,也有台灣政治發展的...

【專家之眼】南海聯合軍演增多 威脅台灣戰略安全

近半年來,南海地區緊張持續升高,區域內、外國家接二連三舉行單邊、雙邊、或多邊的聯合軍演。

【專家之眼】談談共軍駐港澳部隊跨國演訓政治意涵

今年7月5日至18日中國大陸解放軍與寮國軍方針對「聯合防衛作戰行動」,共同舉辦「友誼盾牌-2024」(Friendshi...

【專家之眼】中共導讀政治文件與社會教育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已於7月18日落幕,會中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專家之眼】賀錦麗外交若傾向合作 台灣還能固執仇中?

拜登在評估毫無當選勝算之下毅然退選,同時舉薦副總統賀錦麗接棒。截至筆者撰寫此文時,美媒報導賀錦麗已獲得超過2000位民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