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人權日 賴清德:曾經威權統治 更了解自由人權得來不易

今天是國際人權日,副總統賴清德在臉書表示,對照台灣曾經歷過的威權統治,更加了解自由與人權的得來不易,因此,我們對現在所擁有的生活方式值得驕傲,也應該更加珍惜。
賴清德說,回顧台灣的人權史,過去在威權統治的體制下,無數人民曾因國家的不法行為,遭遇財產、自由甚至是生命的損失,即便如今我們已走過最晦暗的時代,但當時政治受難者及家屬的創傷及權利,並不會自動癒合或返還,國家有義務及責任,讓歷史被記得、讓不公被平反、讓權利被回復。
他說,因此,在監察院成立了「國家人權委員會」,行政院的「推動轉型正義會報」今年也開始統整各部會的工作,將台灣的轉型正義工作推進到下一個階段。
賴清德說,同時對台灣來說,12月10日不只是國際人權日,對台灣民主化過程有重大影響的「美麗島事件」,也發生在1979年的今天。
賴清德表示,1970年代,因為有不懼威權、戒嚴統治的前輩,前仆後繼的衝破威權禁錮,直到 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引發國內外矚目,台灣才會有後續的解嚴、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等民主化的改變。
賴清德說,根據國際人權組織「自由之家」2022年的全球自由報告,台灣與冰島、德國並列第17名,網路自由排名則是全球第5,也是亞洲最佳。對照台灣曾經歷過的威權統治,更加了解自由與人權的得來不易,因此,我們對現在所擁有的生活方式值得驕傲,也應該更加珍惜。
賴清德說,這條人權路,一直都不容易,但我們會繼續走下去,直到迎來威權歷史的烏雲背後,那道從不因風雨而動搖的希望之光。
▪ 聯合報最新民調/賴清德30%領先 侯友宜、柯文哲旗鼓相當
▪ 聯合報最新民調/4成5盼下架民進黨 侯柯郭合作將贏15個百分點
▪ 聯合報最新民調/區域立委、政黨票支持度 看藍綠白政黨誰領先?
▪ 不斷更新/2024立委大選!看選區範圍、各政黨提名名單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