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市長政見會/李俊俋提三心二箭改變嘉市 黃敏惠不做李俊俋來做

民進黨嘉義市長候選人李俊俋提三心二箭改變嘉市,並強調黃敏惠不做李俊俋來做。記者李宗祐/攝影
民進黨嘉義市長候選人李俊俋提三心二箭改變嘉市,並強調黃敏惠不做李俊俋來做。記者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長電視公辦政見發表會今天上午於地方電視台舉行,民進黨嘉義市長候選人李俊俋率先上台發表政見,他批評市長黃敏惠13年沒有為嘉義市解決問題,尤其是經濟、就業等問題,因此他提出「三心二箭」政策,面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黃敏惠市長不做就由李俊俋來做」。

李俊俋表示,自己有中央、地方等資歷經驗是最佳的市長候選人,嘉義市原本是雲嘉南消費中心,但這幾年已逐漸消失,遠見雜誌評鑑嘉義市的經濟、就業倒數最後一名,他指出,老人照顧、長照、交通、淹水等問題沒解決,要面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他提出「三心二箭」政見,三心包括65歲以上老人假牙、補助75歲長輩每年健康檢查以及育補助提高到2萬元等。李俊俋表示,這些福利政策市長黃敏惠13年來都沒有做,「有心的人找方法,沒心的人找藉口」,她表示是因為中央有限制,其實主計總處的預警制度,指的是支出比收入還多時,就不能做新的社會福利,其他縣市能做,為何嘉義市不能做?

李俊俋再三調,面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黃敏惠市長不做就由李俊俋來做」。

李俊俋提出二箭政見,他指出,因嘉義市面積不大需要和他縣市合作,鐵路高架化後,縫合嘉義市東西區的未來規劃,以及輕軌1號、2號線、嘉義大車站計畫,要串聯嘉義縣、嘉義市東西區交通,讓嘉義市的範圍可以更廣;嘉義市最多的就是醫生,把後湖工業區轉型成智慧醫療生技園區,就能變成嘉義市的特有產業。

李俊俋表示,黃敏惠市長曾表示4年前站出來,是因為經濟跌到谷底,但在涂醒哲擔任市長時經濟是全國第10名,現在跌到倒數第5名,是退步還是進步?2018年涂市長時,就已經沒舉債,黃敏惠市長以自償性債務舉債,目的就是為了去年發放2千元,而黃敏惠卻沒有如實告訴嘉義市民,從去年2月開始,就持續編列到10月,編了5億1千9百萬元,剛好就是所發放的5.2億元。

李俊俋提到淹水問題表示,不要一淹水就推給中央、老天爺,解決淹水應朝排水、滯洪池、清淤及汙水下水道等4項著手。市長施政滿意度高,但嘉義市經濟發展不好、年輕人流失、老人沒人照顧、生活機能不好等問題市府都沒解決,「市長跑累了就交給下一棒,一棒接一棒,嘉義才會更棒。」

公辦政見會前所有候選人一齊合影,左起無黨籍黃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財神總統、民進黨籍李俊俋、無黨籍陳泰山、國民黨籍黃敏惠、無黨籍鄭凱升。記者李宗祐/攝影
公辦政見會前所有候選人一齊合影,左起無黨籍黃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財神總統、民進黨籍李俊俋、無黨籍陳泰山、國民黨籍黃敏惠、無黨籍鄭凱升。記者李宗祐/攝影

嘉義 李俊俋 黃敏惠 2022大選 嘉義市選舉

延伸閱讀

嘉市長政見會/黃敏惠提拚經濟成績 「我嘉義我驕傲」

陪李俊俋夜市掃街 前民進黨主席卓榮泰:沒有要全黨打一人

盼當選改變嘉義 李俊俋質疑黃敏惠:問題沒有因為妳第一名而解決

嘉義市長選戰進入白熱化卻憂投票率低 提高投票率藍綠各有盤算

相關新聞

黃揚明稱吳怡農立委補選「選得不差」 揭綠粉1強項:2024再戰王鴻薇

台北市第三選區(中山、北松山)立法委員補選結果昨(8)日出爐,根據北市選委會統計,國民黨候選人王鴻薇獲得60,519票、民進黨候選人吳怡農獲得54,739票、無黨籍蕭赫麟獲得542票。這次補選總投票率為43.35%,其中,王鴻薇勝吳怡農5,780票。資深媒體人黃揚明分析,「王鴻薇勝選不意外」,不過「吳怡農選得不算差,也確定幾乎取得2024再戰王鴻薇的資格」。

吳怡農輸王鴻薇近6千票 蘇貞昌:沒辦法勝選很對不起

台北市第三選區立委補選昨日舉行,國民黨候選人王鴻薇以5780票差距,擊敗民進黨對手吳怡農。行政院長蘇貞昌今早受訪表示,吳...

選戰期間很疲累後期在硬撐 王鴻薇稱這是最累的選舉

台北市立委第三選區補選當選人王鴻薇今天表示,這次補選是她選過最累的一次選舉,她選到後來和後援會總會長說自己在硬撐,因為選...

北市立委補選藍綠對決 下午投票率約35%

台北市中山、北松山立委補選今天投票,上午是晴天,不少民眾一早就到投票所投票。接近下午3時許,據國民黨北市黨部估計,中山區...

北市立委選前夜 藍大咖雲集 綠打夫人牌

台北市第三選區立委補選今天投票,國民黨候選人王鴻薇的選前之夜,邀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前總統馬英九、台北市長蔣萬安等藍營大...

王鴻薇選前之夜藍大咖雲集 現場3500座位擠爆

台北市第三選區(北松山、中山)立委補選明天投票,台北市黨部在北市榮星花園主辦王鴻薇「勝利之夜」的選前之夜大造勢,現場準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