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敵癌症病魔!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病逝

中職/龍隊劉基鴻三分彈炸出本色 單場4安讓兄弟吞開幕二連敗

徹查陳明通指導論文? 教長:沒有國家因個案通盤徹查

立法院司法法制、教育及文化聯席審查「國家運動科學中心設置條例草案」案。教育部長潘文忠。記者趙宥寧/攝影
立法院司法法制、教育及文化聯席審查「國家運動科學中心設置條例草案」案。教育部長潘文忠。記者趙宥寧/攝影

繼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後,桃園市長鄭文燦碩士論文也被台大學倫會認定抄襲,撤銷國發所碩士學位,外界呼籲教育單位應積極徹查指導教授陳明通所指導的學位論文。教育部潘文忠今天表示,「不要因為有個案,就讓台灣的學術從此進入國家的反制」,沒有一個國家因為個案而要求通盤徹查。不過他表示,已經跟幾個公私立大學協進會溝通,大學如何精進這些學倫機制,預計明年一月大學校長會議會處理。

立法院司法法制、教育及文化聯席審查「國家運動科學中心設置條例草案」案。多位立委關注近期大學學術倫理議題。

立委曾銘宗表示,多位政治人物學位因論文爭議撤銷,教育部是否要通盤檢討?潘文忠表示,學位授予是一個榮譽,更是一個責任,只要寫下去就是永久的。他也說,學位生應該最清楚自己寫作的過程,教育部本來就有學位授予法、學術倫理的審理規定。

潘文忠坦言,近期發生這些違反學倫的部分,覺得遺憾,但學術是嚴肅的,教育部過往也是同樣態度,如果有具體具名檢舉,各校就會依法處理,但不可能用莫名或不具體的理由要求,否則對學生、對指導教授都是傷害。他強調,依照目前相關法跟作業要點,一但有人具名具體提出檢舉,教育部也請各大學依相關辦法來處置。

潘文忠也說,在尊重大學自治的前提,教育部不該行政過度介入,大學也該表達相關意見。他也透露,目前規畫明年一月全國大學校長會議會處理,待各大專校院協進會討論後,大家應該要形成共識,也應該共同維護台灣學術的地位與尊嚴。

立委陳以信則說,陳明通應將指導的173篇論文全數公開,要不然現在要檢舉也很難,「因為看不到」。他表示,認同學術自主應由各校一同建立,教育部應該也要有自己的角色,應該要求台大提出說明,不要是因為台大就不敢處理。

潘文忠表示,「不是什麼敢不敢,台大已經在做處理」。他表示,單一指導教授應課責,但學術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也是大學自治最核心的部分。現在只是有幾個個案,已經跟幾個公私立大學協進會溝通精進這些機制,預計明年一月大學校長會議會處理。

陳以信則不滿表示,教育部缺乏主動立場,為何不敢針對未公開論文進行調查,現在一堆未爆彈,但教育部卻退退縮縮。他不排除提出臨時提案,要求教育部徹查。

潘文忠則嚴肅回應,不要因為有個案,就讓台灣的學術從此進入國家的反制。他也強調,沒有一個國家,因為個案要求全面執行,教育部對於台灣大學的態度是這樣。

教育部 潘文忠 台大

延伸閱讀

籲陳明通考慮去留 國民黨團將對陳指導的論文進行查證

鄭文燦、蔡適應學位遭撤是否提訴願? 潘文忠回應了

藍促徹查陳明通學生論文 潘文忠:具名檢舉、依法辦理

林智堅、鄭文燦論文遭雙殺 綠委籲陳明通先道歉辭職

相關新聞

新聞眼/賴市場區隔 搶兩岸話語權

近來兩岸互釋善意,漸有融冰之勢,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昨天一席兩岸談話,卻再度戳中敏感神經。此番談話無疑是針對國民黨副主席夏立...

基市府核准護海公投 謝國樑:可進入二階連署

反對台電填海造陸、在基隆協和電廠外海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基隆市前議員王醒之提出地方性護海公投,基隆市長謝國樑昨天宣布,...

國民黨研擬兩岸論述 訴求「九二共識就是中華民國」

二○二四大選逼近,國民黨近月密集討論兩岸政策論述,目前已有初步共識。本報掌握,未來國民黨仍會以「九二共識」作為兩岸政策重...

獨/監院查八德運動中心 張善政:鄭文燦也該主動說明

桃園八德運動中心去年發生羽球場天花板崩塌事件,桃園市長張善政就職將滿100天,外界關心「桃園大祕寶」體檢進度。張善政接受...

談「大局條款」 陳其邁:這是黨內相讓相牽成的政治文化

曾代理民進黨主席的高雄市長陳其邁,上午首度對民進黨「誠信條款(大局條款)」表達看法。他說,這是中執會決議通過的建議事項,...

密國總統與我密談建交 我樂願以台灣模式協助發展

「外交家」雜誌報導太平洋島國密克羅尼西亞即將卸任的總統帕努埃洛,日前致函給國會議員與高層官員,建議密國轉與台灣建交,並透露他二月曾與我外交部長吳釗燮討論若台密建交,台灣將援助密國五千萬美元(約台幣十五點四億元)。吳釗燮昨在立院坦承,「確實有接觸過,做一些意見交換」。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